关羽、张飞多次违抗军令,诸葛亮都不责罚,为何马谡一次就杀?

为何马谡一次就杀?

“挥泪斩马稷”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一段,在诸葛亮北伐途中,由于马稷的麻皮大意使得蜀军大好的优势瞬间变为劣势。幸亏有了空城计,才挽回一点局面。所以即使诸葛亮十分喜欢马稷,但因为他立下军令状,也只能将他处死。

但纵观三国,违反军令状的可不止马稷一人,还有关羽张飞等。要说马稷是因为麻皮大意,那关羽放走曹操那显然是有意而为之,然而,他们并无大碍。这又是为何呢?

第一,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无论关羽是否放走曹操,都不改变曹操战败的事实,从战略上来说,蜀军赤壁之战的目标已经达成,而马稷的失手,却直接使北伐战败。而且,关羽是刘备的主要战斗力,如果杀了关羽无异于自断双翼。处死马稷,也是安民心定军心,以更好的推动北伐。

第二,从地位上来看,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虽“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结拜之语,但诸葛亮若处死他们,也是不将君主放在眼中,无异于跟君主叫板。因而在刘备的阻拦后,诸葛亮也顺水推舟放过了关羽。再看看马稷,他就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参谋,即使被处死也掀不起大风浪。刘备也提醒过诸葛亮,这马稷就爱说大话,若此时诸葛亮偏袒马稷,势必影响自己的威望。

所以无论怎么看,处死马稷都是最好的选择。尽管诸葛亮很不舍,也只能含泪告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3
马谡,他就没这么多保命的筹码,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参谋,杀了他并不会触及太多的高层利益。况且诸葛亮与马谡关系甚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刘备甚至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如果诸葛亮这时偏袒马谡,势必会影响自己在蜀国的地位以及丞相的威望。所以,最后的结果便是诸葛亮虽然不舍,但也只得挥泪下令斩马谡。
第2个回答  2019-10-04
因为马谡他没有关羽张飞那么多的才识和谋略,诸葛亮并没有很看重他,所以说他一犯错就会被杀
第3个回答  2019-10-04
因为马谡没有那么多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参谋,自然杀了他不会受到太多的指责。
第4个回答  2019-10-04
关羽、张飞多次违抗军令,诸葛亮都不责罚,但是马谡一次就杀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