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你们知道多少?来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如题所述

中医养生的根本目标
中国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发现人类有较为均衡的自然寿命,称为天年。《黄帝内经》认为天年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记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养身论》亦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因此普遍认为天年为120岁。衰老是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但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起居饮食、不良清绪、环境污染等的影响,致使人们无法达到天年的寿命。因此,养生就是在养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养生措施,减少对生命的消耗,以使人“尽终天年”。
2养生的根本所在——固护正气
正气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活动整体状况的统称,具体主要表现在抵抗外邪和自我调节能力两方面,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黄帝内经·素问》就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灵枢经》也提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所以,正气充盛与否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医养生以正气为本,保养人体正气,能增强生命活力及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能力,是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是延年益寿之根本大法。
谈及具体的养生方法,《寿亲养老新书》对保养人体正气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慎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指出通过养生调节,使人体脏腑诸气得以充养,正气得以固护,使得人之精力充沛,健康长寿。
保养正气的重点在于养护先后天之本,即护养脾肾,固护先天肾气,调养后天脾胃。
养先天之本——肾
《图书编·肾脏说》云:“人之有肾,如树木有根”,体现了养生中养肾的重要性。《黄帝内经·素问》曰:“丈夫八岁,肾气盛,天癸至,发长齿更;……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搞;...... ,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说明了肾气的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密切相关。先天肾气能推动和调节人身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
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性欲无节制,导致精血耗损太多,造成身体虚弱,甚至引起多种疾病,过早的衰老或夭亡。因此历代养生家多把保肾护精作为养生、防病、抗衰老的基本措施。至于调养肾精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多方面入手,例如节欲保精、导引固肾、按摩强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2

东吃萝卜夏吃姜,管教医生都下岗。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2
中医养生最主要讲究人自身的阴阳调和
第3个回答  2019-03-12
请你读读《医经原旨》摄生篇,再到这里来提问。
第4个回答  2019-03-12
这种情况多长时间 情况好些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