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山流水、山料、戈壁料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题所述

几千万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成就了昆仑山脉,也形成了和田玉的矿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和田玉因为地壳运动裸露到地表,经过长期的日晒、风吹、雨淋,和田玉及其周围的岩石分裂开来,并沿着漫长的河流开启了旷日持久的搬迁运动,经受着河水、泥沙的洗礼,或者任凭狂风和沙粒的折磨。形成了不同产况的和田玉:山流水、籽料、戈壁玉。

一、山流水 这种和田玉料开采于山脚下或者河流旁边,离和田玉原生矿床很近,玉块经过一定程度的冲刷,棱角有一定的磨圆,但依然清晰可见。

二、籽料 这种料是从河流中开采出来的,由于经过长期的河水和泥沙的冲刷,所以表面少有棱角,一般呈卵形,表面比较光滑。籽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多有氧化,形成了一层颜色丰富的皮壳。

三、戈壁玉 这种玉产于沙漠中的戈壁,由于经过风沙的长期吹打、侵蚀、磨损,棱角很是模糊,玉质也比较好。

山流水、籽料、戈壁玉主要区别在于:山流水虽有磨圆,但是棱角依然清晰可见;籽料形状滚圆,皮壳颜色十分丰富;戈壁玉虽无棱角,但有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皮色很浅,也很单一。

下图依次为为和田玉产出状态示意图、山流水、籽料、戈壁玉

1、籽料,经过河流上亿年冲刷,块小,鹅卵状,表面光滑,浓缩的是精华。

2、山流水料,从矿体剥落初经磨砺的状态,断面尚未磨净。

3,戈壁料,不但经历了完全的磨损,更经受了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的严酷考验,表面呈现出被撞击形成的圆底凹坑。

和田玉生成于青海至和田地区一带的昆仑山山石之间的夹层中,大约于三至四亿年前已经形成。不过在形成之后,整个青海和新疆南部的区域也包括与之相邻的西藏少部分区域在内的这一大片是汪洋大海,森林茂密,人烟罕至。而昆仑山就在这样的地貌之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