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为什么要搞行洪区

如题所述

安徽搞行洪区其主要原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

安徽省有一定数量的行蓄洪区,洪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非常大,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良田被摧毁,人类生活受到影响,采取有效泄洪措施是十分有必要性的。安徽作为重要的泄洪地,其主要原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

安徽自古就是蓄洪区和泄洪区,每当大水来临,首先考虑的是保护上海和苏南重工业区。安徽就有两个泄洪区,皖南和皖北,皖南,长江泄洪区,皖北,淮河泄洪区。 

安徽搞行洪区的注意事项:

1、每逢汛期,上游来水都很大。比较郁闷的是,安徽地形相对平坦,没有高低差,导致上游来水进入安徽境内后,流速比较慢。这就好比,一个水池,进水快,出水慢,水越积越多,越积越满,自然有溢出来的风险。每逢大汛,安徽面临的就是水满则溢的状况。

2、截至2018年,全国有98处泄洪区,其中42个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一省就占了24个,实为中国最大的泄洪区。

安徽最典型的泄洪区是王家坝,自1953年建闸以来的12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共开闸泄洪15次,泄洪区内近16万人口,1.18万亩耕地反复化为一片汪洋。牺牲泄洪区内群众的利益,来换取整个长江下游的安宁,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也是安徽泄洪的真实写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0

安徽搞行洪区主要是河道两侧堤防或河岸之间用以宣泄洪水。

有些河流在河槽两侧均有较大面积的行洪区,如淮河干流沿河共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洼地,都预定为大洪水时的行洪区。

例如:黄河自孟津往下至河口800多公里长的河道,两岸行洪区面积约有4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河槽约占1/3,河滩占2/3。还有不少河流下游都有大小不同的行洪区。大洪水时,一部分洪水靠河槽排泄,另一部分靠河槽两侧的行洪区漫流排泄。



扩展资料:

行洪区的特点

行洪区的宽、窄,直接影响河道洪水位的高低。宽的行洪区滞蓄洪量大,相应削减洪峰亦大,而洪水位涨率小;相反,窄的行洪区,滞洪量小,削减洪峰亦小,水位涨率大。

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之间,河道上宽下窄,1958年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经宽的行洪区的调蓄至孙口站削减了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秒。

艾山站至洛口站又削减洪峰1000立方米米/秒。行洪区削减洪峰和降低洪水位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由于滩槽水流不断进行交换,一般行洪区流速较小,洪水挟带大量有机质和泥沙,沉积在行洪区的地表,使行洪区的地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农业生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9
如果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出现全流域性大洪水,安徽就要启动行洪区泄洪,确保淮河堤防和沿淮地区人民群众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