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努力学习英语的?

如题所述

2017年见识到了太多人因为英语好而开挂的人,也看见了英语能打开的另外一个通向自由之神的世界,所以2007年我下了一个目标,要最后一次学英语。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成为最后一次,因为这次之后,英语将会成为我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像母语一样可以信手拈来,不用再像现在这样费力的去学了。

这次一定要到达英语的终点站。

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什么英语研究学者,我的目标只是想用英语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正常交流,能在英语的世界里畅行无阻就可以了。

我的最后一站,其实也不是很远。

回想了一下,自己学英语已经16年了,但是连正常的英语交流都很困难,想想也挺无奈的。

即使现在英语在中国的教育系统当中,不再像原来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但其实英语还是真的挺重要的。

即使是在当今,你如果会英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过硬的优势。

最后一次学英语的方式与以前学英语不同的是,我是采取学汉语的方式来学习的。

1、先练听说,后练读写

背单词没有被排在首位,因为即使是文盲,也可以自由交流。

2、先练流利度,再练发音

因为即使你口音不纯正,你也可以听得懂新闻联播主持人说的话,等流利度上去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再去慢慢的纠正自己的发音。

发音纠正的过程是一个不小的任务,是一个持久战,如果刚开始就特别关注于发音正确的话,会把这个战线无限拉长。

3、听和跟读英语小说

当然,这个英语小说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水平。以前学汉语的时候,总是偷偷看各种故事书,而学英语就只剩读课文了。

而中国的英语课文有一点不妥的地方就是,故事性太低,全都是一些无趣的日常应用的表达,所以我们学英语的兴趣就这样被抹杀了。

4、学唱英文歌曲

英文歌曲当中有很多的连读吞音以及语调,能把一首英文歌唱好,就必须要把英文歌当中的语调和发音发好才可以,所以托音乐的福也可以来掌握英语。

5、录制英语音频

一定要采取音频的方式,把自己英语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你就可以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发音当中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你可以看见自己的进步。

6、找英语学习的小伙伴去进行交流

有一次我在英语群里勾搭了一个小伙伴,结果一不小心我们用英语交流了半个小时,所以你会在不经意的发现,其实自己的英语已经很棒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公众号:向30岁进发,ID:CPA-Caroline,和你一起认知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和一个长期英语学者,我觉得学习英语,努力是一个方面,但方法和巧劲也是需要的。这里分享一下我的英语学习经验:

因为我属于听觉学习者,所以很早就开始有意识的磨耳朵了。那个时候还没有碎片化学习的概念,但我已经开始“一心二用”了。比如泡脚的时候用复读机听英语课文,跑步的时候用最老式的MP3听英语新闻。包括到现在,只要我做的事情不需要太用脑,耳朵里都是一定会听点东西的。在这种持续性的输入下,我的语音和语感都得到了训练。

除了听,读也是输入的基础。很多同学说自己总是提笔就错,只是因为读的太少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在输入足够的情况下,才能有输出的欲望和能力。所以我除了基本的学习和备课,规定自己每天都要看《经济学人》杂志,一个月起码读完一本原版书。英语是一种技能,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天天保持必要的接触才不会生疏。

另外,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每天会以教为动机,逼迫自己学。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老师的知识储备更是需要时时更新。所以,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英语,我也必须时刻走在前端。比如最近又出了什么国际热词,国外的青少年又有了哪些流行语之类,都必须了解。

所以,比起努力,我认为学习英语的关键应该是坚持。相比突然打鸡血式的悬梁刺股,不如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必有收效。

From 夏子老师,一个接地气的知识分子。 微信公众号:夏子英文课

第2个回答  2020-09-20

说起来都是辛酸泪,在我读书生涯里面,学习英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可以这么说,学习的生涯里面就是一个学习英语的惨痛历史的故事,回到初三的时候,那时候正面临着中考,可是即便是县城里面稍微好一点的中学,分数也是非常高的。最起码你的各个学科不能偏科,不能偏得太厉害,否则你英语考30分,其他科目数学要考150分才填得上这个坑。

于是在初三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去学习英语。一共考了十次考试,八次不及格,第九次90分,第十次考了120多分,满分150分。

还好120多分是高考的时候考出来的,虽然不是很高分,但对于我来讲已经非常满意的成绩了。

事实上为了学习英语真的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因为没有心思去背单词,就只能疯狂地做题,培养所谓的题感,即便看不懂题目,基本单词不认识,但我依然能把题目选择对,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事实证明,这些方法是非常低效的,不过还好最后成功了。

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模仿,如果有能力,还是要好好的背单词记语法,最后才是做练习题,否则得不偿失,毕竟是为了考试,考试的应试技巧有很多。

后来等到高中的时候依然没有学好,也是不想背单词,不想背语法,只能默默的自己去做题刷题,结果还是证明,

这种方法太低效了,比如是最基本的语法填空,只能靠做多题,大量的题堆砌出来的语感,却没有办法自己总结规律,掌握一些更高明的套路去分析题目,只能靠猜“这个词究竟用什么时态”“这里需要什么介词”……

总结一句话,还是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

好好学习,欢迎来微信公号:游山玩水90后。

第3个回答  2020-09-20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需要时间累积的,英文也是如此。


首先,要学好英文,应该对英文是有一定兴趣的,不说热爱,起码在认知上是喜欢的。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英文的兴趣,才能在学习当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来,修成正果。

英文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听力这部分,我平时很喜欢看美剧,看原声英文电影,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听,来增加语感,语言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进化和发展的,所以学习地道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当地人的语言习惯来沉积下来的。

说的部分,在生活中有一些平台和兴趣组织可以结交到一些外国朋友,大家在一起交谈的同时就是一个锻炼英文口语最好的机会,不要胆怯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要积极主动的把握机会表达自己,才能在过程当中迅速成长起来。

读的部分就是在看美剧的时候留意字母,或者多读英文原版书籍,对于词汇的掌握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好的加深印象,同时做好记录,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尝试多写一写英文相关的话题小短文,或者发朋友圈或者做笔记都可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文亦是如此。

同名微信公号:那家小哥雨翰(ID:tongyuhan6666)

第4个回答  2016-05-04
英语学习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单词,二是语法。把这两个困难解决了,其他都容易了。我高中英语很差,但是大学阴差阳错进了英语系,然后各种受虐。但是现在英语水平感觉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学习心得:
单词:我大学四年基本上在和不认识的单词打交道,开始的时候看原著,把不认识的单词一个个查出来,然后吃饭时、睡觉前,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背单词,但是感觉效果一般。到大四的时候,为了考GRE,我单词背得挺拼的。我用的是拓词,拓词不是有排行榜吗?我当时就挺热血,每天都拼命冲榜,有一次为了当第一,早上六点起床,背到晚上12点(12清零),中间吃盒饭、上厕所都跑着上。大概坚持了一两个月,感觉效果非常好。
听力:我从小就没认真学英语,口语差的要命,听力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我们当时听力考试,同学都不用学习,轻轻松松考高分,我只能每天在自习室里刷听力,真是刷到抓墙,现在想起来,那个自习室真是又冷又潮又寂寞。后来我听力好了一些,开始听BBC,基本上是逐字逐句听,坚持了一两个月。总体来说我听力不大好,还需要练
口语: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口语都很好,只有我你好都要磕巴半天,然后我就约那些外国人、外教吃饭,开始的时候他们都嫌弃我,甚至让我说中文,让我同学翻译。然后我一直厚着脸皮找他们。愿意和我一块吃饭的外国人基本上都是信教的,他们想让我信教,我就跟着他们读圣经聊神学,然后口语逐渐上去。感觉这些外国人真是有爱心、、、、愿意陪我话都说不清楚的人吃饭聊、吃饭聊、、、
阅读:我的阅读还算好,本科的时候坚持读了一些原著,尽管常常看不懂,但是还是坚持看。大一大二的时候比较凶,每个月看十本,虽然基本上在翻页,啥都看不懂。后来去学校图书馆看China Daily,坚持了大半年,有一次看着看着,被关在图书馆里了。。。。后来我辅修要写毕业论文,然后我的导师要求我看大量的外文文献,开始的时候头都看大了,特别痛苦,因为全是术语,又有很多图表啊数据啊,然后后来渐渐习惯了。现在阅读各种类型的原文基本上没啥问题,常常接一些翻译的活。现在我就在翻译国外的著作,赚点钱,又学到很多东西,感觉很好。
写作:我的写作主要是考GRE的时候练得比较多,写了,然后找人改。但是个人感觉提高最快的时候是大三暑假,我把新概念三背了一遍,然后把新概念四大部分翻译了一遍,感觉写作的时候流畅了很多。后来我们外教说我的写作风格算挺成熟的。
总结起来,我感觉学习英语主要靠坚持。因为语言本身由不同的句式组成,不同的句式又由不同的单词组成。每种语言,都有自己指称事物的语义标签,这就是单词。每种语言,也有规定单词如何构成句式的规则,这就是语法。只有把单词认识了,把语法掌握了,才能运用一门语言。所以无论什么方法,一定要坚持,坚持用各种方法提高词汇量,用各种方法了解语言的规则。只要把握这两个要点,水平一定会提升很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