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的危险性有多高啊

如题所述

塔吊使用环境及自身结构的危险因素
A.塔吊在户外使用,自然环境条件成为安全使用的决定性因素,例如:低温脆断时候对塔吊钢结构的极大威胁,破坏既突然,有无可靠的计算方法进行预测 ,除了应力集中和温度的因素,温度是导致脆性破坏的主要因素。
B:由于塔吊要频繁转移,安装,为了抵抗较大的倾覆力矩,需要坚固的基础和支撑体,因而有流动式起重机和固定式起重机的特点,为了满足较大的起升高度和幅度的要求,要解决转移、
安装的困难会给结构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例如:塔吊伸缩塔身。折叠臂架、顶升加节等。建筑工地上临时性又给基础和支撑的设置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在附着和内爬时,支撑的强度和
安全直接取决与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承载能力,与建筑物密切相关,又增加了潜在的危险因素。
C:塔吊具有较高的塔身和较长的臂架,十分强调抗倾覆稳定性,起重量不想严格按照幅度增加而减少,而建筑工地的吊重往往变化较大,不能准确的估计,例如:水泥、砂石、钢筋等,某
些预制件重量误差也很大,所以,对塔吊起重力矩限制器和起重重量限制器的依赖程度很高大,如果各种安全装置设计不佳,制造和调整有误,均可造成重大事故。
D建筑材料地面狭窄,吊重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经常与周围建筑物、安全网、脚手架、施工机具发生碰撞,或运动部分与其他起重机发生干扰等事故也很多。
E:建筑工地维护保养条件差,而且塔吊很多关键零部件又位于高空,隐蔽故障不易发现,使用过程当中导致重大事故,例如:钢丝绳损坏,制动器失灵、螺栓和销轴连接失效 ,焊缝开裂。连接 件锈蚀,都是重大事故的隐患。
塔吊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对塔吊进行周期保养,保养任务分配的每个责任人。才能确保塔吊的正常高效运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4
按照规则开塔吊没有危险。超载就有危险了。
塔吊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塔吊工作人员上机前首先检查机配电电源控制保险系统,有无异常现象和上下电源线完好情况后,才能上机。
2、进入操作室,一看转动电源部位绝缘层,二查各路指示灯,三试各部位控制器,四听警告音响装置,有问题及时解决。
3、走出操作室,检查摇臂各转动提升装置及钢丝绳、限位自动器、滑动电源线等,在确保完好的情况下,方可回室开机。
4、工作提升任何物体,必须锁闭挂钩,带机上人员认可响铃后,人员离开现场,才能起升。
5、塔吊臂上的各种滚动、滑动、升降部位要经常保持润滑,滚动钢丝绳要保持无毛刺,光滑平整。
6、地面所吊物件,存放点必须达到机上人员视线清楚,目标明确,严禁事物中间有障碍物。停机、吊钩严禁悬挂物件,提升到和工作人员实现水平,然后向内拉滑距工作室三米处为益。
7、下班前,应转动吊臂工作室对准上下扶手,如遇暴风雨,吊臂应顺风方向停止。严防意外,而后关闭电源锁好操作们。下塔后,拉下总电源,锁好配电箱。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证明材料。
第2个回答  2015-08-31
一、对塔机钢结构焊接的关键部位检查落实不到位致使塔机在使用过程造成倾覆事故的防范措施。 原因分析:
1、塔机因工程施工工期长,基础长期浸泡在水中致使焊缝严重锈蚀,或者焊缝表面因油漆覆盖,导致焊缝质量虚焊、假焊现象,从而导致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焊缝被撕裂。
2、起重机回转与过渡节之间的焊缝撕裂。
3、起重臂的拉杆与塔尖联接处的焊缝被拉裂。
4、顶升挂耳与套架处的联接件的焊缝,因雨水浸泡时间过长锈蚀,在塔机顶升作业过程中重量落在踏步上时导致焊缝被撕裂。
防范措施:
1、安装前对塔机所有钢结构的焊缝进行认真检查、鉴定,安装完毕后必须经特检所进行专门检测,并定期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探伤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补焊或更换。
2、基础要有排水措施,绝对禁止基础长期浸泡作业。
二、塔机在顶升加节过程或拆卸过程中液压系统失控,油缸带载下滑;顶升千斤顶挂耳未放到规定的踏步范围内,致使塔机倾覆的事故 防范措施:作业前先检查液压系统,认真阅读说明书,熟炼掌握装卸时油缸伸缩程序。
1、检查油缸油封,严禁出现漏油现象,液压油要符合标准,并按规定加足或更换,换向阀要动作灵敏可靠,液压表显示正确,并且在油缸带载情况下不准调节节流阀。油泵工作前先将油缸顶高3~5cm观察5~10分钟,无异常下滑时才能进行作业。
2、顶升过程中要设专人观察顶升横梁两端是否放在爬爪规定的部位,尤其拆卸作业时一定要先将油缸伸出全长的90%,(以QTZ80F为例)顶升横梁位置放在下支座往下数第二个标准节的下踏步上,绝对禁止将顶升横梁放置在靠近油缸全缩状态附近的踏步上。(FO23B、36B、K30/30等型号塔机仅需下伸一个挂耳)下降时要保证爬爪在套架下落过程中能顺利躲过主弦杆的两个踏步,绝对禁止一个爬爪躲过了,一个未躲过,否则会发生倒塌事故,爬爪躲过后,要使它们处于水平状态。
3、爬爪受力后停止下降,要观察爬爪、踏步及受力构件有无异响、变形等异常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仍应使顶升横梁继续放在踏步之内。
4、油缸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导向轮与塔身主弦杆的间隙畅通无阻。尤其在塔身校正后重新调节导向轮时更应注意以上问题。
5、拆除降低塔身时,在引出标准节时,下部所有的塔身连接不准松动,更不允许拆除,以防整机重心改变,在下降振动力的影响下,造成塔机上部倾覆事故。
6、在作业过程中,每加高一节,用塔机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有8个M36的螺栓连接,惟有这种情况下,允许这8根高强螺栓每根只用一个螺母。FO23B、36B、K30/30塔机必须在四角上好工作销。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螺栓或工作销连接好前,严禁回转、变幅和吊装作业。 三、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及防范措施 原因分析:
1、由于起升机构输出轴的花键与起重卷筒的花键严重磨损超过极限,提升电动机轴上与变速机第一级传动轴上的螺旋伞齿轮副的齿被打掉而引起提升机构失控,在吊物时造成吊物从高处坠落伤人事故。
2、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的系统,电磁离合器烧毁或电刷磨损过多不能接触通电,致使在换档过程中造成相似空档,吊钩失控坠落伤人。
3、主钢丝绳或吊钩、吊索卸夹的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过度磨损后未及时更换,在起吊重物过程中断裂,致使塔机突然失重而倾覆。
4、塔身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标准节斜杆连接螺栓松动,脱落致使斜杆失去支撑作用导致斜杆破坏,造成塔身失稳而倾覆。
5、起重力矩限制器及重量限制器未在规定范围内作吊重试验或检查,致使长期受雨水腐蚀而导致内部触点氧化失灵,在吊重过载时不工作而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
1、加强定期检查,其方法:由经验丰富的修理工和优秀电工组成一组。先将主钢丝绳用绳卡固定在塔身上,便于钢丝绳“松动”。再转动滚筒就可判断齿轮磨损的情况及间隙,必要时可拆开减速机检查。
2、断电后拆下电磁离合器上的电刷,观察磨损是否过度,内部弹簧
必须在四角上好工作销。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螺栓或工作销连接好前,严禁回转、变幅和吊装作业。
三、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及防范措施 原因分析:
1、由于起升机构输出轴的花键与起重卷筒的花键严重磨损超过极限,提升电动机轴上与变速机第一级传动轴上的螺旋伞齿轮副的齿被打掉而引起提升机构失控,在吊物时造成吊物从高处坠落伤人事故。
2、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的系统,电磁离合器烧毁或电刷磨损过多不能接触通电,致使在换档过程中造成相似空档,吊钩失控坠落伤人。
3、主钢丝绳或吊钩、吊索卸夹的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过度磨损后未及时更换,在起吊重物过程中断裂,致使塔机突然失重而倾覆。
4、塔身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标准节斜杆连接螺栓松动,脱落致使斜杆失去支撑作用导致斜杆破坏,造成塔身失稳而倾覆。
5、起重力矩限制器及重量限制器未在规定范围内作吊重试验或检查,致使长期受雨水腐蚀而导致内部触点氧化失灵,在吊重过载时不工作而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
1、加强定期检查,其方法:由经验丰富的修理工和优秀电工组成一组。先将主钢丝绳用绳卡固定在塔身上,便于钢丝绳“松动”。再转动滚筒就可判断齿轮磨损的情况及间隙,必要时可拆开减速机检查。
2、断电后拆下电磁离合器上的电刷,观察磨损是否过度,内部弹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