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是什么,发展前景好吗?

如题所述

你听说过碳纤维吗,猜你也没有,咱们来说说吧。

光从工业角度来说,金属材质——无论是复合材料在轻量化方面的主要对手镁、铝合金,还是传统的超强、薄钢结构,都是目前最有效、最有商业利益也是体系最成熟的制造体系。市场上目前大部分打着轻量化旗号的供应商,也都是走的金属材料体系。因为金属材料轻量化体系对于前轻量化时代的汽车制造体系的兼容性更高、体系转型速度更快、产学研体系更成熟、就业人员众多。相比之下,由于复合材料,尤其是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的轻量化制造,要想融入目前的汽车制造体系,就要舍弃掉上面的全部优势。这意味着:生产设备将重新采购和调试,而以前金属生产线上的绝大部分设备都只能转手甚至是舍弃;更意味着要采用一个几乎全新的无损检测体系、一个几乎全新的行业生产标准、一个几乎全新的质量检测体系、一个几乎全新的维护维修体系;更意味着要采用全新的理论和科研资金投向来指导实际生产;更重要的——初、中、高级复合材料技术人员现在全球紧缺。我因为研究关系,了解过英国和欧盟到2022年的复合材料产业布局计划,知道人员——尤其是具有产业事业与科研能力的人员存在很大缺口,目前英、欧的计划是要在2022年将现有的复合材料从业人员翻倍。这还是在欧洲——这个福利与高级工人待遇优越的地方,在我国形势则更加不乐观。而从业人员缺乏,则之前的我提及的问题更加无从谈起。以上的各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我在我的另一个回答:碳纤维能用在量产车上吗?里分析宝马莱比锡工厂和宝马/SGL战略布局时就曾对上述问题提及过。

但是真如我们发现并最终开始使用青铜和钢铁等材料一样,人类并不会因为这个东西难以生产,或者暂时没有经济效益,就不会朝着更高的能量效率方向发展。否则,石器时代的人类为什么要费老大劲,先烧制那么多木炭,再做个吹风气,再用泥巴砌个小高炉,再四五个精壮的汉子没日没夜地朝着炉子里面吹气、扇风、加燃料?随手捡个石头磨好,比上面的步骤简单地多。同理还有火车、蒸汽机??在这就不枚举了。碳纤维复材在汽车制造——甚至广义意义上的交通工具制造中的先进地位,也是一样。经济利益也不是目前第一驱动力。

但这不意味它永远没有经济盈利。

碳纤维复材目前在汽车上的运用更多是概念式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在业界的观察可以轻易地发现,现在只有宝马在引领着大规模碳纤维复材汽车制造,而其余真正加入的汽车厂商寥寥?为什么?因为其实不赚钱,世界目前唯一一款大规模制造、商用化的全碳纤维复材电动车i3,其实是在亏本卖的。也的确只有像宝马这样的汽车业巨擘,才能做这样的先锋角色,其他的厂商能把传统车型做成盈利就挺好了。宝马着重的是碳纤维复材的这个概念,这背后反映的是他们对汽车行业的深刻观察和战略布局。我猜测,宝马能够察觉到碳纤维复材在交通工具上的应用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前期的孵化期很长;可一旦这股潮流来到,将彻底革新整个运输行业的上下游生产链。其很有可能让人类脱离依靠化石能源的日子,走向电磁世纪。而汽车这个概念,也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也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因为电磁动力在载重重量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完全可以满足人类目前在地球上的运程和运输要求。而且相比化石能源,其能源效率更高。再展望未来核能和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发展,整个地球上的文明转向电磁动力几乎是肯定的。所以宝马要挑头干这事,而中国更要挑头干这事,因为我们目前拥有着对大型和高精尖工业发展更友善的体制。相比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单向市场调控,我们更可以用国家的行政力量来引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布局,并营造一个良好的、长期的产业孵化期,而其中主要的孵化手段就是政策补贴和政策扶持。所以,这也在无形中解答了题主的疑问:在中国,资本一定是对政策敏感的。你的观察没有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那些企业,就是因为看到这个趋势,才开始大规模布局出现的。其中有骗补的,也有想踏踏实实做事的,很正常。每个产业发展的初期都是这样,现在中国在这一块还没有进入整合期。

但是我们拭目以待吧。人的确要看好脚下的路,但是那是为了到达更远的远方。

小编码这么多字很累的,欢迎点赞和分享,不接受批评(傲娇脸),么么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1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碳纤维所有细分市场都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自2010年以来,全球碳纤维市场已从不到4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10万吨以上。在此期间,碳纤维增长平稳且不间断,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0%到12%。

但是2020年,随着COVID-19大流行来袭,全球碳纤维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2020年,全球对碳纤维的需求总计约为10.5万吨,仅比2019年增长1%,预计在2021年,增长幅度也仅为1%。

碳纤维市场受到许多领域应用增长的推动,例如航空航天、风能、体育用品、船舶、汽车、压力容器等。在2020年之前,所有这些细分市场的增长率以及整个行业的增长率都在稳步上升。

但是随着2020年初边境的关闭,国际航空旅行停止,飞机停飞,飞机制造商大幅削减了生产率,碳纤维行业似乎在瞬间失去了动力。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占工业总量的20%以上,占行业价值的40%。商业航空业的放缓严重影响了碳纤维行业,要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可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

尽管航空航天方面的消息令人沮丧,但2020年并非所有的都是坏消息。当人们学会了居家工作和在家附近度假时,一些市场表现良好,如在2020年,体育用品的需求跃升了30%至40%,风力涡轮机的安装按计划继续比上一年增加了20%。
按照最终用途市场划分,2020年碳纤维应用市场细分大致如下:
风能—23%;
航空航天—20%;
体育用品—12%;
汽车—10%;
压力容器—10%;
用于注塑塑料和其他短纤维应用的复合材料—8%;
建筑和基础设施—8%;
其他细分市场—9%

正如疫情之前的时期一样,随着新应用和项目的投产,碳纤维的所有细分市场都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碳纤维具有吸引力的潜在长期大趋势保持不变。碳纤维的优点——刚度、高强度重量比、耐腐蚀性、导电性等——至今仍然有效。为了实现增长,碳纤维和CFRP零件必须同时具有技术和经济效益。

因此,人们对推动碳纤维整体需求的各个行业和应用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行业下滑,有些行业则会上涨。那些已经收缩的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导致碳纤维行业的总量在2020年看起来相对平稳,预计2021年只会有非常温和的增长。但是,长期前景更为乐观。在未来几年内,可以合理预期碳纤维行业将再次恢复较强劲的同比增长。

至于碳纤维行业的产能,全球碳纤维生产商的铭牌产能合计约为16万吨,足以满足当前需求。一些生产商正在计划增加新的工厂和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未来需求。最后,必须牢记,碳纤维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飞机是通过手工制造的,每天只有一两架;其他应用稍高一些,但仍然没有自动化。与之相比,汽车的批量生产速度超过每分钟一辆。如今,碳纤维仍主要用于小批量应用,尚未实现“大量生产”。

总而言之,新冠疫情给碳纤维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打击,但这只是暂时的。尽管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但碳纤维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未来几年的发展也将会十分有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