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王熊通杀侄篡位,为何史学家却把他称王,看作是春秋始端?

我国进入春秋时期,为何是以楚武王熊通的称王为开端?

这个和他杀没杀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把它称作春秋始端。是因为它是称王的第1个人,从此进入了春秋时代,也就是说诸侯从这个时候开始实力要慢慢的大于皇权。

他的称王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那里遭到了楚国人的各种冷眼。但是无奈人家毕竟是一方强大的诸侯。有着自己的权威和军队。所以在内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的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在外,他收到的是周朝王室对他的不认可。他想要称王,他首先是向周朝周王氏申请了。但是并没有得到王室的认可。但是由于得不到周王室的认可,他又想要当王。所以干脆自称吧。这由此展开了诸侯称王的开端。

要把楚武王当作是春秋的开端,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划分。他可以是一个称王的先驱者吧。尽管他的名义上无论是行为上都是不符合周礼。但是他确实是打破这种传统立法的第一人。也是由于他的行为引起了以后很多诸侯的称王。春秋时代的开端,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划分。而他的行为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那种局面。所以把它作为开端是一种非常符合逻辑而且比较鲜明的一种选择。而且楚国也是春秋时代比较强大的国家。无论是从事理上,还是从名誉上把它作为春秋时代的开发也不为过。

总之把它作为开端是一种科学的划分,而且他的行为和言论都是有一种跨时代意义的,所以他就是开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0

艰难开国

           

楚国的建国道路一点都不比秦国容易。从商朝开始,这个自称火神祝融后代的中原部落,就因为其不属于商王朝的家族血脉而备受打压。四处扩张势力的商王朝不断将他们驱逐,他们从河南新郑一路迁徙,最终到达蛮夷聚集的湖北丹阳,栖居于荆山脚下。

           

此时的楚人周围杂居着百濮等方国部落,西南有巴人,东南有扬越,可谓是土著杂陈,民风各异。为了生存,他们筚路蓝缕,开启山林,同时不得不与这些蛮夷打交道,开始讲南方话,穿蛮式服装,用蛮族工具,似乎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蛮族。

           

但祝融的子孙们从未忘记他们是火神的后裔,是中原部落、华夏子孙。所以楚人把自己被当作蛮夷视为最大的耻辱,把重回中原定为毕生的奋斗目标。然而商王朝对于这个曾经的中原部落本来就不承认,如今他们栖居蛮夷之地,更是被彻底当作蛮夷对待。《诗经·商颂》中记载:“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南乡之夷”就是商王朝对楚人的定义,他们必须像其他蛮夷一样,定期朝贡。

           

楚人在黑暗和屈辱中等待着改变部族命运的机会,所以当西伯侯姬昌召集各路人马,密谋反商大事时,楚人的首领鬻熊看到了重返中原的希望,他带着族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反商队伍中,全力辅助西伯侯姬昌。作为祝融的后代,鬻熊顺理成章担任了西岐伐商的火师职位,为了给楚人争取应有的地位,他殚精竭虑,最终死于任上。然而在伐商功成,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却把这个遥远的南方部族给遗忘了。一直到周成王即位后,回顾起祖先的创业史时才想起曾经的楚人首领鬻熊。

           

念及楚人曾在推翻商王朝的战争中对先王的帮助,周成王分封鬻熊的儿子熊绎为子爵,“号为子男之田五十里”。虽然是最低等的爵位,但楚人终于被中原王朝重新承认。这对于楚人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楚国也由此而始。

           


           

           

然而此时的楚国弱小、一贫如洗。建国之初,楚人好不容易建起一间祭祀大堂,却拿不出祭品。无奈之下的楚人,只得跑到邻居鄀国偷了一头小牛回来,在晚上偷偷举行祭祀。至此以后,楚国的祭祀活动都在晚上举行。

           

同样,建国不久后,当接到周成王诸侯会盟的通知时,熊绎忧心忡忡,因为他实在拿不出像样的贡品。抵达镐京后,当熊绎的柴车和各诸侯的车辇停放在一起时,显得格格不入。再看熊绎的贡品,驱鬼的桃木弓,敬神的茅草,可谓寒酸至极。尽管熊绎对周成王毕恭毕敬,但他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会盟当天,熊绎被拦在了殿外,命他以火师之名,与鲜卑之君一起在殿外看守火堆。所以,即便是分封子爵,在周人眼里,楚国依然是蛮夷之邦,熊绎依旧是蛮夷之君。

           

此时的楚国还没有能与周天子讲条件的资格,熊绎能做的就只有隐忍与韬晦。周成王对熊绎毕恭毕敬的态度很是满意,此后每逢重大朝会,熊绎都会受邀主持升火仪式,一直到周成王去世。周康王即位后,宣布赏赐有功诸侯,熊绎本以为这次赏赐一定有他的份,然而周王朝又一次忘了楚国,大肆封赏了各姬姓诸侯国。

           


           

           

楚人重归中原的满腔热血就这样一次次被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浇灭了,熊绎去世之后,对于向周王朝进贡一事,楚人不再那么积极,他们开始不在乎中原王朝是否承认自己。然而小小的朝贡之事,却引起了周王朝的勃然大怒。《诗经·小雅·采芑》记载:“蠢尔蛮荆,大邦为仇。”周昭王以叛逆之罪率军攻打楚国,以六师对抗楚国的两万人马,战事结果却出人意外。此战一打就打了八年之久,而且在第二次战争中,周朝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第三次战争中,周昭王更是落水而死。

           

此战之后,楚人虽然被迫继续南迁,但楚人所表现出的战斗力却令人震惊,蛰伏已久的楚人积蓄了强大的力量。而周昭王的南征,让楚人彻底看清了中原王朝的嘴脸:恭顺并不能保护自己,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生存,才能让世人知道这个曾经的中原部族依旧存在。

           

此后,楚国几代国君全力在江汉一带经营自己的国土与势力,他们一边与周围的方国部落巧妙周旋,一边不断开发、生产,积蓄力量。当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于骊山,诸侯之间相互攻伐时,楚人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楚人利用周王室衰微之际,西征庸国,东攻扬越,开启了向外扩张的道路。

           

02

           

设立历史上第一县

           

公元前758年,楚国君主楚霄敖去世,其长子熊眴继位。

           

熊眴在位期间,曾乘柴车、穿破衣开辟山林,大兴开疆拓土之事,出兵征服陉隰,进一步增强楚国实力。但其为政残暴,故死后得“厉王”谥号。楚厉王去世后,楚厉王之弟熊通杀楚厉王之子以自立,是为楚武王。

           

篡位自立的罪恶感压迫着楚武王熊通,迫使他必须有所作为。楚武王一上位便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不足三年,他便向周王朝发起挑战,意欲让周王朝晋升自己的爵位。

           

当熊通的要求被拒绝后,勃然大怒的他亲率大军挥师讨伐江汉平原的西部,开始了其野心勃勃的扩张。很快权国便成了他到手的第一块肥肉。灭权后的楚武王表现出其非凡的政治创新精神,他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把权国分封给臣下,而是改权为县,设置县尹加以管理。

           

周天子在王朝建立之初,将天下分为众多诸侯国,而诸侯国国君又在国内分封卿大夫等,让他们世袭土地。这种分封时间一长,卿大夫们也开始和诸侯一样,权势越来越稳固,与中央的关系也越来越远,最终导致好多国家逐渐分裂,如晋国就被赵魏韩三国所瓜分。

           

楚武王看出了周王朝这种分封的弊端。所谓“县”,即悬挂之意,标示着所有权悬挂在中央手里,由国君直接掌控,而不是归诸侯所有。另外县尹也由国君直接任命,并非世袭罔替,县之财政也并非县尹自己所有,而是要上缴国库。

           

楚武王此举是春秋时期最早的体制改革,权县也被后来人称为“春秋第一县”。此后,楚国每灭一国,便设县置尹,因俗以治。

           

03

           

三征随国

           

在先秦时期,铜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它不仅仅是一种金属,更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无论是祭祀用的礼器,还是作战用的兵器都离不开铜。所以,一个国家是否拥有丰富的青铜矿石资源,决定着这个国家是否有资本去祭祀上天、开疆拓土。

           

而在今天的湖北大冶一带,有一座山曾被称作铜绿山,铜绿山因其地底下丰富的青铜矿石资源而得名。这座外表普普通通的矿山,每年都会开满铜草花,铜草花作为一种喜铜植物,一般生长在铜离子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凡是铜草花生长茂盛的地方,其地底下必然有珍贵的铜矿资源。

           


           

           

青铜器

           

几百年来,铜绿山是楚人梦寐以求的财富。周王朝也同样清楚这座矿山的战略地位,所以在汉水流域分封了一系列王室成员,他们被称为“汉阳诸姬”。“汉阳诸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守护这些金锡之路。随国作为“汉阳诸姬”中最主要的诸侯国,历史悠久,血统高贵,位置险要,为周王朝守护着铜资源丰富的铜绿山。

           

多年来,楚国北上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征服随国,控制铜绿山。然而几代楚国人都未敢轻易攻打随国,所以楚武王也在寻找出兵的机会。此时,周王朝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控制力,天下纲纪混乱,各国以下犯上之事层出不穷。中原的混乱局势,让楚武王看到了楚国崛起的希望。楚武王很清楚,要想扩张势力,就必须拥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铜。所以随国便是他要征服的第一个目标。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亲率大军踏上讨伐随国的征途。伐随的难度前所未有,虽然尚武的楚人骁勇善战,但随军精良的武器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战斗力,所以这一次伐随并未取得任何成果。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自立为王,向周王朝宣告:既然你认为我始终是低人一等的蛮夷,那我就干脆与你平起平坐。

           

十六年后,年逾古稀的楚武王第三次踏上征途,他发誓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关系楚国前途的重任。

           

在出征前的祭祀典礼上,楚武王突然感到心脏不适,一次次起跪间,楚武王已经无奈地觉察到不祥的征兆。他向自己的夫人邓曼坦承了自己的忧虑,面对楚武王的担忧,王妃邓曼说出了楚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话:

           

“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

第2个回答  2019-10-21

这是因为楚武王上位后开始称王,这意味着周朝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所以才会被史学家列为春秋的开端。

第3个回答  2019-10-18

篡位自立的罪恶感压迫着楚武王熊通,迫使他必须有所作为。楚武王一上位便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不足三年,他便向周朝发起挑战,意欲让周朝晋升自己的爵位。当熊通的要求被拒绝后,勃然大怒的他亲率大军挥师讨伐江汉平原西部,开始了其野心勃勃的扩张。

第4个回答  2019-10-18
楚武王熊通杀侄篡位,这时候就开始乱了,争霸的局面就开始了,所以史学家却把他称王,看作是春秋始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