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和儿媳,谁才是家里的外人?

如题所述

女儿才是家里的外人。以前听父辈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女生外相,女儿才是外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这么个道理。只有女儿嫁出去了才成为了别家的人,成为了别人家的儿媳,儿媳绝对不是外人,是家里的女主人,权力大着呢。

说媳妇是外人也不能随便确定,得有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是婚前与婚后,离婚与不离婚的区分;媳妇还未娶进门当然属外人,是儿子的未婚妻,而一旦娶进来了,媳妇就不可能再是外人,她应该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员,名符其实的女主人,地位相当高,况且也无人敢替代。

如果媳妇婚后再离婚,也可以叫她外人,因为她离婚了,与家庭已经脱离了关系,不属于家庭中的成员,从这时候起又可以称她为外人。

说媳妇永远是外人,就更没有道理,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朝代把媳妇区分为外人的。媳妇只要能生儿育女,成为了母亲,那她在家中的地位便会与日俱增,到后来膝下儿孙环绕,为人之祖的时候,她的家中的地位也就至高无上了。

而女儿出嫁后在娘家的关系就变了。尤其是自家有哥哥或弟弟的,等他们一结婚你会更有距离感,父母对你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当然不是说他们就不爱你了。

以前你在娘家可以畅所欲言,现在家里多了嫂子或弟媳妇你说话做事是不是又多了个人看着听着,你自己是不是也不一样了?这些都很明显的变化与转换。慢慢的你就只会对父母谈心了,慢慢的你回觉得你与你老公的那个家才是你真正的家。

综上所述,女儿才是家里的“外人”,说儿媳妇是外人是完全没有依据的,并且也不符合中国式家庭的伦理道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2

儿媳,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没有什么可比的。一个是自己生出来从小到大累积深厚的感情,一个是突然进入生活慢慢融入的人。虽然都是家人,但是起点很不同。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婆婆的表现看出来:

1、做饭

妈妈会做饭给女儿吃,吃完妈妈会去洗碗,洗过碗会去切水果。儿媳要烧饭给婆婆吃,吃完儿媳去洗碗,洗过碗还要去切水果。(如果反过来,那就是不孝)

2、帮忙

妈妈手头上事情很多,女儿不帮忙,没关系。婆婆很忙,媳妇不去帮忙的话,必会遭闲话。

3、吵架

女儿和妈妈吵架,妈妈会率先举手投降,很快就会彻底忘记。但当儿媳和婆婆吵架,儿媳只能认输,婆婆却会记得一辈子。

4、训话

对于妈妈的话,女儿听不听都没有关系,妈妈不会把女儿怎么样。对于婆婆的话,媳妇听不听也没有关系,但要记得回答一声“是”!

5、偷懒

在妈妈那里,女儿可以随意的偷懒,言行可以高度一致。在婆婆那里,媳妇不能提“懒”这个字,更别说付诸行动了。

6、好吃的

女儿在妈妈家里,女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妈妈还会拿好吃给女儿吃。媳妇在婆婆家里,好吃的顺序是公、婆、老公、孩子,最后轮到媳妇。

7、抱怨

对丈夫不爽时,女儿可以在妈妈面前数落丈夫的不是,妈妈给予支持。对丈夫不爽时,媳妇千万别再婆婆面前抱怨丈夫不好,否则鸡飞狗跳。

8、使唤

妈妈养了一辈子女儿,却舍不得使唤女儿,反而积极伺候女儿。婆婆没有养媳妇丝毫,却要媳妇来伺候她,做的不好就骂媳妇。

第2个回答  2019-07-02

常听人说: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意思是说,女孩有着先天的温柔、细腻的情感,对爸妈的情谊更加的贴心、醇厚,将来女儿如同“小棉袄”一样,温暖爸妈的心。

儿媳是儿子娶进门的妻子,将来是要和自己一起生活的人,即使她抢走了爸妈疼爱的孩子,但是许多爸妈仍然会把儿媳当自己的孩子来看。

可一旦女儿和儿媳都在的时候,这个家庭里到底谁才是外人呢?

小佳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小佳家里还有个弟弟,爸妈从小就重男轻女,对自己的感受丝毫不在乎,反而是处处维护弟弟。大冬天的,让她睡凉草席,给弟弟确实两床厚厚的棉被,生怕他冻着。

长大后,本以为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小佳在父母面前的地位会重要一些,可是没想到的是,弟弟娶了个媳妇回来,自己在家的地位就更加小了。

小佳由于每天忙着工作,再加上挣的钱基本上都寄回了家里,自己没有什么积蓄。反倒是弟弟,刚毕业就找到一份好工作,再加上爸妈的补贴,弟弟很快就找到了女朋友,还准备结婚。

弟媳来的前一天,小佳爸妈就开始忙活起来,叫小佳去买洗漱用品,去整理一间房子,铺好被子准备迎接儿媳的到来。小佳不想去,妈妈就骂她,弟媳还没来还没见着她,你就开始讨厌了,那以后怎么一起生活。

“儿媳又不是外人,嫁到我们家来就是我们的家人,反倒是你迟早要嫁出去,你才是外人。”妈妈这段话彻底伤了小佳的心。自己这么多年来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甚至自己没有读书就出来工作补贴家用,到头来什么也没付出过的弟媳成了自家人,自己付出这么多的倒是成了外人。

第3个回答  2019-07-02

我觉得女儿和儿媳,应该都是家里人,而不是谁是家里的外人。

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一旦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娘家就永远是那个已经回不去的家了。但是对于有女儿的家庭来说,也不能真的当女儿结婚后就把她当成了家里的外人。

娶进门的儿媳,将来是要一起共同生活的人,虽然大家认为现在的婆媳关系如同水火。她进入这个家庭也把自己儿子的爱抢走了,但还是有很多的父母愿意把儿媳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儿媳也是父母的孩子。

我来自农村,家里有个弟弟。爸爸妈妈是那种有着严重重男轻女思想的人,自从有了弟弟,我感觉自己就是家里那个多余的人。什么好吃的好穿好用的东西,爸妈都会优先给到弟弟,我只有捡剩下的份。

高中毕业后,我也考上了大学,可爸妈以女孩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嫁到别人家去为由,不让我上大学,我只好外出打工。

刚出来工资不算高,但每个月发完工资,我妈就会打电话过来,让我寄钱回去给弟弟读书用,这一供就供到弟弟研究生毕业。我本以为我的付出会得到爸妈的认可和理解,在家里的地位会更高些,毕竟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子了。

可没想到的是在我结婚的时候,家人狠狠地向我老公要了一笔彩礼,本就没什么积蓄的我,希望家人能看在我这么多年付出的份上,多少陪嫁点钱给我,好让我在婆家能好过些,谁知他们就买了点日用品给我,当作是他们给我的陪嫁,让我至今在婆家也抬不起头来。

后来弟弟工作,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很快就找了女朋友准备谈婚论嫁。弟媳来家的前一天,我妈特地打电话过来让我帮忙准备弟弟他们的床上用品,还有日用品,还指定了什么品牌的东西。

我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到我妈让我按要求买东西,心里有点不情愿。我妈一听我不太想准备马上就骂开了,弟媳还没有见着,让你准备点东西你就开始推三阻四的,以后还能指望你帮什么忙呀!

弟媳她以后不是外人,嫁到我们家来就是我们自己人了,准备点好的东西也不过分呀。看来你这个嫁出的外人还真是抠门。

妈妈说的话让我特别的伤心,真的很委屈,大学没上就为这个家付出,到头来什么没付出的弟媳成了自家人,我辛苦多年的付出倒是成了外人。

第4个回答  2019-07-02

都是一家人。

在我国,婆媳关系一直是一种很难平衡的关系,因为总有老思想的婆婆认为嫁进来的的媳妇是外人,是来跟自己抢儿子的,他们全然不会去想自己也是几十年的儿媳熬成的婆,她们觉得女儿是血亲,疼女儿是应该的,即使女儿在家以来张口饭来伸手。

但是儿媳也是别人家的宝贝女儿,别人家的女儿嫁过来要照顾你儿子的起居,要孝敬公婆,要生孩子,怎么最后反倒还落个家里外人的下场呢?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将心比心,自己的女儿也终将嫁为人妻成为别人的儿媳,难道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始终被婆家人当成外人吗?

我们总能看到社会新闻,因丈夫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导致婚姻破裂,其实我认为在婆媳关系中,丈夫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丈夫抱着一种父母是生我养我之人,即使父母错了作为儿媳也要包容忍让,完全没考虑过自己妻子的感受,妻子的委屈得不到宣泄,只能憋在内心,长久下来就会导致婆媳关系紧张,对婚姻失望,所以,在婆媳关系中丈夫一定要保证其中的平衡,不能过分的偏袒父母,也要为媳妇受到的委屈站出来说话。

结婚,就是两家人经过努力磨合、包容忍让才能结合为一家人,如果开始就抱着媳妇是外人的想法,那么这段婚姻必定是不幸福的,作为婆婆应该开明,应该与时俱进,婆媳和睦一家人关系才能相处融洽,儿子在家中才会没有压力,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家中有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