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珍珠港事件是美军的苦肉计?

如题所述

为何说珍珠港事件是美军的苦肉计

据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詹姆斯?斯泰尔曼透露,1941年12月6日晚,在美国白宫,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陆军部长史丁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商务部长霍普金斯少见的聚在一起,与总统罗斯福一同消磨时光,他们在等待一件事-------日军进攻珍珠港!

珍珠港全貌图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0年春夏之际,纳粹德国以“闪电战”横扫西欧,英军退守英伦三岛,日本军方中的“南进”派认为这是日本占领太平洋诸岛,摄取战略资源的大好时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本五十六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主力对日本“南进”计划威胁最大,为去掉后顾之忧,山本五十六制定了一个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上空的日本飞机接到了一个信号:虎!虎!虎!这是对珍珠港美军基地发起进攻的命令,日本海军特混舰队长途奔袭,以354架舰载机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击毁击伤美国舰艇40余艘,美国损失飞机260多架,伤亡4000多人。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消息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当初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搞到一个《租借法》,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大忙--------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

日军偷袭珍珠港想象图

按詹姆斯?斯泰尔曼所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一些美国上层官员事先已知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他的说法是否属实?后人为此收集了许多资料,以期证明美国到底是否事先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从那些资料中人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国当时的海军情报官劳伦斯?萨福德中校破译了日本联合舰队向珍珠港开进的详细情报,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由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中校送到了白宫,然而,罗斯福却漠不关心地说了句:知道了!罗斯福在得知这份情报后,曾密电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让他立即把珍珠港内的航空母舰调到海外,照例进行训练,而其他舰船一律留在港内,在金梅尔接到总统的密电后,美军太平洋舰队通讯参谋莱顿中校也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并将其送到金梅尔的办公室,但金梅尔却不屑一顾地将其仍在桌上,只对莱顿说:军人最大的弱点是惊慌失措。这没什么!你已经尽到职责了,但是,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当日本飞机在珍珠港上空扔下第一批炸弹时,下面整齐地排列着美军的水面舰船和作战飞机,只有航空母舰没在港内。

电影《珍珠港》精彩截图

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发起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1时)将它递交给美国国务卿柯德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据说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个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c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才由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送到美军司令部--------这看上去太不可能了。

从这些证据来看,在当时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上层,有极少数人事先就已经知道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的情报,并且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当这一切情报最终报告给罗斯福时,他正在与他的助手和好友霍普金斯交谈,他对霍普金斯说:我料定我们的敌人不会永远不犯错误,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我将争取国会批准美国参加这场战争。近年来,包括美国学者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以此为据,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为了摆脱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的束缚,以太平洋舰队为诱饵所施的一个苦肉计。珍珠港被袭,真的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至今还是一个迷局。

要想知道最后的结局只有把罗斯福请出来说个明明白白了

战地记者拍摄的现场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0
真要说清楚就话长了。
先说美国人反战情绪。一句当年美国老百姓很反战,可能无法让人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反战程度。这事得从一战说起,当时美国银行家源源不断地向英国提供战争贷款,并将黄金、武器和军需物资送往英国,从中赚取暴利。一战中英国能战胜德国全靠美国在后面不停的输血,但这却导致了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物资和货币供应紧缺,经济长期凋敝,结果是人民饱受经济凋敝之苦,而银行家却大发其财。所以当时美国老百姓觉的自己被深深地欺骗了,打死也不让政府参与大西洋彼岸的战争。因为战争不论输赢,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而获利的永远是银行家。
再说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从一战的阴霾中快速恢复元气。一战战败后德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本来德国因为战争已经打的没钱了,却还要被迫割地赔款,战后经济一蹶不振。但战后国际矛盾却出现了巨大变化,给了德国再次翻身的机会。英国认为德国战败后其最大的威胁就是苏联,所以想通过武装德国来对付苏联;而战后美国的大银行家赚的盆满锅满开始想让美国取代英国当世界老大,于是也想到了通过培植德国发动战争来耗死英国;然后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了,他们背后是犹太大银行家,因为当时首相丘吉尔出尔反尔反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于是他们转而支持美国来搞垮英国,为此需要扶植一个强大的德国对英国形成迫在眉睫的威胁。于是美国物色了希特勒这个激进派,给德国送钱送物资送技术,使得希特勒上台后短短几年时间就摆脱经济凋敝再次崛起了。而英国抱着希特勒会跟苏联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默认了德国的快速军事化。
接着说英美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什么时候发现希特勒失控了。他们利用希特勒的同时,希特勒也在利用他们。起先德国侵略他国,英美只是放放嘴炮,英法联军始终按兵不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讲的就是个默契。直到德军突然调转枪头把英法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使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虽然希特勒命令军队停止进攻,想以此为筹码通过谈判来结束这场从长远看必输的战争。但英美已经意识到希特勒包藏祸心,失去了控制,所以从此三方势力下决心要灭了希特勒。
综上,正当欧洲战事吃紧,英国快撑不住的时候,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却依旧非常高涨。这才有了珍珠港事件这个苦肉计。这也是美国一经宣战,先派兵到欧洲打德国而不是到亚洲打日本的原因。对美国政府和美国银行家来说,这仗是一定要参与的,只是少个说服美国民众的借口而已,就算没有珍珠港,也会有其他类似事件。当时美国GDP比德国和日本GDP之和的两倍还要多,加上先进的科技,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只要美国参战,这场反法西斯战争就没有理由会输。事实上也是如此,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了世界老大;犹太人成功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唯独英国战后失去了世界老大的位置和海外殖民地,英镑的地位被美元取代,国力一落千丈,虽说是二战的战胜国,却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