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仪器高是怎么测出来的?

如题所述

全站仪测量高程可以归结为三种:

方法一:经典方法,全站仪在已知坐标(含高程)点上设站;

方法二:后方交会,全站仪在任意点上设站;

方法三:对边测量,全站仪测两点高差。

下面对三种方法进行阐述:

方法一:经典方法

说这个方法是经典方法,是因为:

1.其测量原理我们在学习经纬仪视距测量时就学习过,每种测量教材中都有;

2.测量教材中有关全站仪高程测量原理,都按此原理进行阐述;

3.全站仪高程测量的相关设置,都按此原理进行的。

其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从(1)式中可以发现,全站仪一旦设站完成,测站高程和仪器高度均为定值,若测量过程中不改变棱镜高度,则除了Ssina(即实测参数)外,等式右侧其它各参数之和均为恒等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全站仪一旦设定,同时不再改变棱镜高度的话,全站仪对各点的测量高差,其实质是每个三角高差dZ的差值。

方法二: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一般是指:在全站仪平面测量时,全站仪自由设站,通过测量并输入测站外两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从而完成设站的工作。

而这里是指全站仪在高程测量前,全站仪自由设站,通过测量测站外一个已知高程点,再通过全站仪相关的设置,从而完成全站仪高程测量设站的工作。

还是继续对照着这张老图进行分析:

方法三:对边测量

方法三的测量方法是一个纯粹的高差测量,操作也相当简单:

全站仪架设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测量的设置(即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使用仪器内存值),分别对两个点测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证棱镜高度不变),两者之差即为两点之高差,跟水准测量的后视减前视相反,这里应该是前视减后视。

其测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经验证,在此不再赘述。

扩展资料:

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三种方法有测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说哪种方法好,本身这个问题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便不能确定到底哪种方法要好。以下是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的适用情况。

1、方法一是经典方法,原理明确,地球人都知道,而且全站仪的高程测量设置也是据此设置和计算,操作时按部就班,不容易出错,很多人都喜欢用它。

缺点是,仪器高度量取时误差较大,因此比较适用于初学者(按原理操作),以及对高程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比如路基填挖施工)。改进的方法是设置完成后,对后视已知高程点进行检验的时候,根据测量值和已知值的差异情况,调整仪器高度,直至差异小到满足要求为止。

2、方法二的优点是能在任意点上设站,不需要知道测站点高程而进行高程的测量,这个非常适用于进行三维测量时,平面也同时自由设站的情况,因此使用非常灵活,适应性强。

缺点是设置的时候,不是按照参数的原意进行设置,比如输入测站高程,需要输入后视点高程,输入仪器高度时,输入测量三角高差的反号值等等,这时候头脑要保持绝对的清晰。

而且,根据“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为恒等值的原理,实际操作中参数输入有无数种组合,比如:

1、后视点高程—>测站高程,后视点三角高差反号—>仪器高,0—>棱镜高

2、后视点高程-后视点三角高差—>测站高程,0—>仪器高,0—>棱镜高

3、后视点高程—>测站高程,0—>仪器高,后视点三角高差—>棱镜高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大家不要再争论如何输入参数了,只要满足“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为恒等值这个条件都是可以的。

方法二的拥趸,主要的自豪点在于免除了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特别是避免了量取仪器高的误差,因此,即使在已知点上架设仪器,他们也会采用方法二来设置仪器。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共同点,就是通过测量能直接获得测点的高程,因此适用于在一个测站上获取若干多个点高程的情况,比如地形碎部点测量、路基施工放样等。

3、方法三的特点是,避免了啰嗦的全站仪高程测量设置,只在距离测量模式中读取各点的三角高差dZ,通过各点dZ之差计算各点高差,跟水准测量类似,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水准测量的记录表格。

不足之处在于不能直接测量获取各测点高程,还得象水准测量计算那样进行下一步的推算。因此,方法三如果用于地形碎部点测量、路基施工放样等情形就麻烦多了,但方法三可适用于水准路线的测量,以及在一个测站不需测量多个测点的情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全站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全站仪仪器高的测量方法:

1、肯定是竖直高度了。一般是 量取斜距就可以了。这种量法不是们准确。我一般采用的是反测确定的。具体方法是:仪器高随便轮然后你测水准高程点,根据测出的高程和那点实际高程差值再改云仪器测站高程直到你测出的那点高程和他实际高程相等算是全站仪高程设定结束。这个过程就免去了量取仪器高这个步聚。但必须要有另外~水准点做水准后视。

2、仪器高是控制点到仪器中心的垂直距离。
3、我是直接量取斜值减2毫米。全站仪测高的误差比较大。如果比较精确的还是用水准仪。
4、斜线就可以了,一点误差影响不大。
5、仪器高是读盘中心到目标点的垂直距离。吉接测居田不是好文档让好朋友也看到过存在谋差。切果相消除误差。

知识拓展:

棱镜杆上有刻度,仪器从地面量到望眼镜中轴就可以了 ,全站仪仪高,量取两次两方向取中数,棱镜高量取,从杆尖到镜头中心量取两次取中值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报告高度,一般只要看看杆上的刻度就可以了
仪器高和棱樈高在全站仪高程测量中是可以抵消的!不用量取,先测出仪器视准轴与后视点(含棱樈高)的相对高差,然后在高程一栏输入水淮点高程+高差,最后测出的观测点高程即为真实高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全站仪仪器高如何测量
1、竖直高度测量一般是量取斜距就可以了。这种量法不是很准确。我一般采用的是反测确定的。
具体方法是:仪器高随便输,然后你测一水准高程点,根据测出的高程和那点实际高程差值再改动仪器测站高程直到你测出的那点高程和他实际高程相等算是全站仪高程设定结束。这个过程就免去了量取仪器高这个歩棸。但必须要有另外一水准点做水准后视。
2、仪器高是控制点到仪器中心的垂直距离。
3、我是直接量取斜值减2毫米。全站仪测高的误差比较大。如果比较精确的还是用水准仪。
4、 斜线就可以了,一点误差影响不大。
5、 仪器高是读盘中心到目标点的垂直距离。
6、直接测量因不是平面的关系,绝对存在误差,如果想消除误差,可以从多个方向测量,取其平均值
7、全站仪 读盘中心 在外面有条短横线 约1.5CM
从地面点用小钢尺量到那就可以 虽然是斜距 精度绝对满足要求 。
8、全站仪用尺量高都是斜高,都是从全站仪侧面十字线量到你仪器对中的点上。这没法避免的。还有一种办法,利用仪器里面的引进远程水准,可以自动算出垂高的。不用尺量,相对来就精度高一些。
第3个回答  2010-07-29
一班情况下。可以直接拿卷尺量,就是量点到望远镜正中的距离。。。。
如果要求要精确的话,可以选择悬高测量测出高度。。(下面是悬高测量的方法)
1.将全站仪架设在距离测量对象较远处,使得测站望远镜到悬高点的垂直角度小于45度。因为垂直角较大的话,三角函数推算出来的高差误差较大。
2.在悬高点投影到地面上的基准点架起棱镜。 测站和地面基准点的连线,最好与悬高测量对象的走向(如高压线路走向)垂直相交。
3.进入全站仪的悬高测量程序,输入棱镜高度,瞄准棱镜并按测量键,观测测站与基准点棱镜的距离。
4.松开望远镜垂直方向的制动,照准棱镜上方的悬高点,仪器会随着垂直度盘的转动,显示出对应的地面点到悬高点的高差。
第4个回答  2010-07-29
呵呵,是用钢尺量出来的。就是架设仪器的导线点至仪器目镜中心点(仪器左侧有一横线)的高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