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楚平王的墓在哪里

春秋战国时期楚平王的墓在哪里

2005年11月20日,郭庄楚墓一号墓的主棺终于打开。墓中虽已出现部分兵器,但被称为“镇墓之宝”的青铜剑却未跃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庄楚墓发掘总指挥马俊才的眼帘。 楚人好战,男子佩剑为时尚,考古发现中,“半数楚墓出土青铜兵器”。楚制兵器做工精致。河南固始白狮子地一号墓出土的铜剑有血槽设计,杀伤力大增。传世或出土的古剑中,吴越铜剑堪称精美,但春秋楚墓出土的铜剑毫不逊色。而楚墓中出土的铁剑和钢剑,中原各国和吴越更望尘莫及。楚制兵器向今人展示的是一个实用与美观高度统一的青铜艺术世界。 《左传》中记载的“履及剑及”的故事,可以佐证剑在楚人心中的地位。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因为徐国怂恿宋国杀了楚的使臣,盛怒之下,连鞋子都没有穿,剑也忘了挂在身上,光著脚板跑出宫去,准备亲自徵讨徐国,侍从赶紧提了剑与鞋子追了上去。在当时,国君不挂剑与不穿鞋,都是有失身份与体面的。名剑成为楚国达官贵族必备饰物,有点像今天的新贵追逐顶级名表。 正因为此,马俊才在主棺发掘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墓主人的宝剑。 剑在何处呢? 终于,在棺底厚一米多的积沙裏,一把罕见的玉柄青铜剑露出峥嵘。 马俊才对这把剑印象太深了,“由剑柄和剑身两部分组成,通身发黑,某些地方还显露著绿色的铜銹。这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徵,比多发掘出两件鼎还让人高兴”。 除了剑,楚国还十分重视对弓箭的研制,河南淅川下寺春秋墓群中,出土铜镞80件,有镞身带双翼的,也有三棱形无翼的。至于楚王所用的弓就更为讲究,有“大屈弓”、“繁弱弓”等不同种类。神箭手养由基的传说出自楚国,绝非偶然。把各地楚墓出土的弓箭“组合”在一起,可窥见楚制弓箭全套装备之精良。 除此外,楚国的兵车在当时也颇为先进。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挖掘了九座春秋大型楚墓,有五个陪葬车马坑,其中以二号墓的二号车马坑规模最大,埋有车六辆,马十九匹。下寺楚墓出土的100多件兵器,多出于有车马器的墓内。可见车马与兵器的不可离异性,具有战车的性质。 在学者黄崇岳、徐兆仁看来,“楚国把冶铜、冶铁、炼钢等先进的冶金工艺和皮革、木漆、舟车等手工业技艺巧妙结合,应用于兵器制造和军用器械制作,形成一个军事工业发达的强国”。 楚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诗中自述:“带长铗之陆离,冠切云之崔嵬”,陆离的长剑,在他跳入汨罗江的那一瞬,也不曾离弃。那麼郭庄楚墓一号墓的这把宝剑,曾与主人经历过何等磨砺,又负载过多少传奇呢? “只剩半个头颅” 2005年11月20日,郭庄楚墓一号墓的主棺终于打开。众人关注的谜团即将解开:主棺内还会有大量器物吗?墓主人屍身还在吗? 依马俊才事先分析,部分楚墓用膏泥封闭,因此陪葬竹简、漆器能保存下来。郭庄楚墓是积石积沙墓,防盗效果好,但缝隙大,透气,棺椁会风化得非常厉害。加上主棺附近有多个盗洞,盗墓贼进入带来的扰乱,会使风化腐蚀更严重。因此他并未对主棺抱太大希望。 果然,“主棺已朽成灰痕,棺室内明显经过了盗扰,底部仅剩一些海贝、玉琮、玉璧等随葬品,‘墓主人’的屍骨不见了踪影”。 当主棺清理即将结束时,考古队员们终于在主棺的朽灰中找到了半个头骨。酥碎状的半个头骨的骨缝裏,有很多朱砂。古人认为朱砂有防腐作用,只有高级贵族的墓葬中才能使用,陪葬人是没有资格使用朱砂的。马俊才据此断定这半个头骨是墓主人的。 马俊才说:“从墓葬裏面随葬的器物,和那麼多陪葬人(均为女性)来看,这个头骨是男性,看牙齿很锋利,最多四十岁左右,是在盛年死亡的。” 当时发生了什麼,以致英年早逝的墓主人仅剩下半个头颅? 马俊才分析道:“汉代盗墓贼把主棺盖两边凿两个窟窿,把主棺盖拉塌,一拉塌正好压在墓主人脑袋上,他是男性,没有那麼多的首饰,也就是嘴裏边有含玉,盗墓者抠开嘴拿出含玉,头颅就没有必要抱出去了。他的躯干部分有很多的装饰品,很可能盗墓贼把躯体摸著一段段往外递吧。” 内椁内壁和顶面上原有富丽堂皇的壁画,主纹是青铜底托的金箔片构成的兽面纹,地纹上装饰有密密麻麻的细小蟠虺纹,现壁画大部分剥落或被盗掘损毁,仅在南壁和西壁上有较大面积的存在。 “(金箔片)绝大多数还是光亮如初,看著纯度很高,我估计比现在的18K金还要纯。数量也大。这种装饰,只有淅川的春秋中晚期楚墓有发现。” 这些金箔片组成的兽面纹叫“饕餮纹”——是一种古代传说中贪食的恶兽,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 金箔片脱落後被扰动至积沙层,曾被媒体报道为“沙子中有金沙”。 主棺内还残剩小件玉器33件,主棺西北角还残存有上百件玉贝、海贝、玛瑙珠、米状绿松石珠等。“很精美,两人挎著胳膊的玉姊妹顶多一寸半高,刘海清晰得一根根都能数清。”全程参与发掘的上蔡县文管所发掘队队长张六林啧啧称赞。 椁室裏面以及所有盗扰区域的沙子,工作人员全部过筛。“我们买了几十个筛芝麻的筛子,把沙子全筛一遍,筛出来很多小玉件。”张六林说。 郭庄楚墓一号墓主棺周围,人们发现了13具屍骸,根据残存的骨骼推测,她们的年龄都在二三十岁,其中紧贴在主棺左右两侧的两具最清晰、完整。 十三个殉葬人,骸骨上没有明显损伤,姿势比较安详,可能是被毒死的。她们或者是姬妾或者是侍女,总之是生前陪伴在墓主人身边的女人。 “按著左拥右抱脚上还要蹬几个的顺序排列,左边挨著的第一个,年龄20岁左右,身上有多件玉器,如月牙斧、玉质挖耳勺等。旁边有个女性身上有刮痧板、痒痒挠等东西,看样子是贴身的保健医生。别的有厨娘,还有扫地丫头。通过她们的陪葬物品都能判断出来。”马俊才说。 二号墓椁室打开之後,只保留有少量棺灰痕和1只鹿角、1只铜鼎足和少量陶器碎片。墓主人屍骨无存。 二号墓的战国盗洞内,残存著1个年轻女性头骨、1个老年女性下颌骨以及一些肢骨残块。至于哪些是墓的女主人的,不得而知。 “疑似平王之孙” 一号墓主人是谁?郭庄楚墓一号墓发掘已经一年多,这个谜团揭开了吗? 马俊才摇头:“尚没有。但是一号墓出土的大量随葬品,为判断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号墓青铜礼乐器器型宏大、纹饰精美,豪华程度在楚墓中仅次于寿县楚幽王墓,只有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随县曾侯乙墓与之相当。 郭庄楚墓一号墓中,器物残破得厉害,加上铭文多花纹多,“修复量太大,给故宫博物院送了九件,计划修半年,看样子一年也修不出来。花纹可做,铭文不能做。为修复,我们自己买了几百万的仪器。”马俊才预计修复周期要两年。 这座墓中的器物残破得厉害,有两个原因:一是积沙积石墓,一旦塌陷,对器物砸压得特别厉害。二是盗墓贼入墓作案,挖了几千方土进去,沙子落石头砸,大的器物带不走,愤怒之下他们会砸东西泄愤。有时砸成碎片卖铜。“最大的圆鼎残片重303斤,方壶残片重90斤,圆鉴残片重94斤,升鼎残片也在90斤以上。”马俊才说。 由于盗扰严重,随葬品中仅残留5件升鼎,但别的器类完备,说明墓主人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楚国最高级贵族。因青铜器銹蚀较重,多数铭文未清出。从已基本清出的方壶、编钟、浴缶上的部分铭文看,已出现了“吴土”、“竟孙”、“曾侯”字样,说明墓主人和吴国、曾国均有著密切的关系。不同国家的重要人物都在铭文裏出现,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史、证史作用。 不断修复的过程中,对墓中器物铭文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器物中带铭物者共有三十八件。“文物有级差,如果带铭文尤其是重要铭文的,会身价倍增。这些铭文字体优美,篇幅长短不一,有三四十个字的器物也不少。鸟篆体的错金铭文很多。”马俊才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俊才提出一个想法:“根据一些铭文的推测,墓主人是楚国最高级的贵族,或许是楚王室一员,与楚平王有极密切关系,可能是楚平王之孙。” 马俊才说:“如果是,也可以回答为什麼这个墓主人要这麼煞费苦心地防盗了,吸取祖辈的教训嘛。” 伍子胥“掘墓鞭屍”,是中国盗墓史上最著名的掘墓事件之一,故事中的倒霉蛋,就是楚平王。 《史记》记载,楚平王信用奸臣,逼太子建出亡,杀害直臣伍奢及其子伍尚,伍奢另一子伍员即伍子胥被迫流亡国外。楚平王死後,楚昭王立,伍子胥率吴军伐楚,击败楚军主力,占领楚都郢。“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 伍子胥“掘墓鞭屍”,被看作极端彻底的复仇行为。申包胥对他有“无天道之极”的指责,伍子胥似乎无言以辩,只能以“日暮途穷,倒行逆施”为解。只是後世人的道德尺度,又有所不同,甚至多取赞许态度,对他作正义的判断。 敦煌出土的《伍子胥变文》中,对于掘墓的情节,有著具体的描述: 昭王弃城而走,遂被仵相擒身,返缚昭王。“你父坟陵,今在何处?”昭王启子胥曰:“我父平王,已从物化,负君之罪,命处黄泉,事既相当,身从臠割,父罪子替,何用屍骸?请快仇心,任从斧越。”昭王被考,吃苦不前,忍痛不胜,遂即道父墓所。子胥捉得魏陵(当年陷害伍氏父子的奸臣),剜取心肝,万斩一身,并诛九族。子胥唤昭王曰:“我父被杀,弃掷深江。”遂乃偃息停流,取得平王骸骨,并魏陵、昭王,并悉总取心肝,行至江边,以祭父兄……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汤沸。忽即云昏雾暗,地动山摧……子胥祭了,自把剑结恨之深,重斩平王白骨,其骨随剑血流,状似屠羊。取火烧之,当风作微尘。即捉剑斩昭王,作其百段,掷著江中,鱼鳖食之,还同我父。 如此可怕的复仇行为,唐代名诗人元稹《楚歌十首》中写道:“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子建犹相贰,伍奢安能存?生居宫雉关,死葬寝园尊。岂料奔吴士,鞭屍郢市门。”批判平王糊涂,对伍子胥并无什麼谴责。 对墓中屍骨象徵性戮辱的情形,《史记》中记载燕齐战争中,齐人田单守即墨城时使“反间计”,传消息给围城的燕国人说:“我们最怕你们掘我们的祖坟,烧我们的先人。大家会非常寒心的。”燕国人果然这样做了,守城的齐人从城上看见,皆痛哭,怒火万丈,都发誓要与燕人死磕到底。 这招“反间计”,做法不免“诡毒”,但可说明掘墓作为一种军事行为的情形,以及这种行为对当时军人的“特殊作用”。 因为对郭庄楚墓器物铭文的研究仍在进行中,短时间内墓主人身份不能得到确证。但马俊才很肯定地说:“目前专家们能够得到的共识是,墓主人是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楚国最高级贵族。” 即便不是楚平王之孙,墓主人也是和楚王室有极密切关系之人,一定清楚楚平王被“掘墓鞭屍”的惨痛下场,这对于他修筑自己的身後之所,显然有所影响。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麼,一个楚国的高级贵族,为什麼会在这儿有个墓呢?这个墓不是孤零零存在,它的周围,是一个相当庞大而密集的楚墓群,这又是怎麼回事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4
楚国郢都 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第2个回答  2016-03-15
  楚平王的墓在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后改名居,又称陈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
  楚灭陈、蔡二国后立他担任陈公、蔡公,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为与各诸侯国和好,楚平王立陈哀公之太孙公孙吴为陈国君主,蔡灵侯之太孙公孙庐为蔡国君主,恢复两国。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极做太子少傅。
  楚平王派费无忌替太子建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赢来和太子结婚,孟赢甚美,无忌便劝平王自己娶她,宠信有加。伍奢后来被费无忌迫害而死,其子伍子胥逃至吴国,先后兴兵伐楚五次,屡次大败楚国,楚国国力江河日下,不但失去了晋楚争霸的强大实力,还屡屡被小国侵犯,诸侯国都叛楚归晋,楚平王郁郁而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