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树的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拉丁名:Ficus religiosa 中文名:菩提树
别名: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
科属名:桑科榕属
分布:广东、云南、印度、斯里兰卡、缅甸
个体特征: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大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近革质,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骤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理特征: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
植物特性:落叶性乔木,高10-20公尺,全株平滑,树冠巨大。单叶互生,心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具叶柄,全缘波状,革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长尾状锐尖,叶基截形或浅心形,侧脉8~10对。 花:花期7~10月。果实:隐花果腋出双生,扁球形,表面散生多数紫色斑点,基部具有革质之苞片3 片。叶互生,滴水的叶尖乃该品种特征,是适应热带雨林而成,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以见到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
菩提树有许多别名:沙罗双树、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与佛教渊源颇深。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佛祖成道的菩提树,位于2013年的印度北方邦迦耶Gaya城南六公里,菩提迦耶城南郊。菩提树是当初佛祖成道的地方,本高有百尺,但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砍伐,到玄奘法师到此巡礼的时候,仍旧高有四、五丈,合2013年有15米左右。阿育王时期保护遗迹,在树的外围建了石墙,墙高有两丈多,所以玄奘法师看到的是高出墙有两丈多的菩提树。后来经过各时期入侵印度的外族破坏,终于不知其具体的方位。不幸中的万幸,我国的玄奘法师对其到印度学习,巡礼有相当详细的记载,正是根据法师的文献,发掘、整理出了非常多的圣地,摩诃菩提寺和菩提树就是非常重要的遗迹,虽然原先的伽蓝和菩提树已经不存在了,但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具体的位置,非常精确的位置。这是玄奘法师对恢复印度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更是遗留给无数释家子弟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