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题所述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1995年7月1日起启用的。

198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面世,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证是用手工填写的。

1985年公安机关开始依法颁发和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985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证条例,对身份证的发放范围以及非法查验、使用身份证等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

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我国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制度

扩展资料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颁发的身份证明性证件,自1984年起到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累计制作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1.4亿份,实有持证人数达9.6亿。

1984年至1991年为中国颁发居民身份证的试点和集中发证阶段。1984年发证试点工作首先在北京进行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开始进行身份证制度试点工作。

自2013年1月1日起,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已经于2013年1月1日正式退出。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始换发,二代证已经逐渐取代了一代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你好

第一代身份证是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

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自此,中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

开始对居民实施户口证件化管理。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指中国自1984年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颁发的身份证明性证件。第一

代居民身份证是中国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颁发的身份证明性证件,第一阶段采用印刷和照

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

1995年7月1日起启用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采用全息透视塑封套防伪。1999年10月1日起,建

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身份代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

份证开始换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已经于2013年1月1日正式退出。

扩展资料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指中国自1984年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颁发的身份证明性证件,到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累计制作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1.4亿份,实有持证人数达9.6亿。第

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比较容易被伪造。 有法律规定第一代居民

身份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1984年至1991年,是中国颁发居民身份证的试点和集中发证阶段。1984年发证试点工作首先

在北京进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天津等九大城市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公安部第一

研究所借鉴国外证件技术的制作工艺,制定了制证技术行业标准,举办了几十期发证组织工作

和制设备与制证技术培训班。

1984年,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面世,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有一大

批身份证是用手工填写的。

各方曾就居民身份证是否要有“婚姻状况”、“职业”等内容进行过争论和探讨,综合考虑国

内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不列入身份证内容。

1985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证条例,对身份证的发放范围以及

非法查验、使用身份证等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自此,公安机关开始依法颁发和管理第一代居

民身份证。

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我国逐步建立了一整

套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制度。

第2个回答  2015-08-24
  第一代身份证是1984年4月6日开始正式使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没有身份证件,证明身份需用户口簿、介绍信等。198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公安部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有关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在自行研制并且借鉴外国技术经验之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形式被确定为聚酯膜塑封的单页卡片。1984年至1991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开始进行试行身份证制度。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中国自1984年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身份证明性证件,到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累计制作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1.4亿份,实有持证人数达9.6亿。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比较容易被伪造,所以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于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第3个回答  2014-11-11
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身份证文件——公民身份证,现在和我们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关于中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创建,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5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是这项制度的创建标志。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项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制度”的创建,而不是中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创建。

查阅有关史料,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应该是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证制度”。

地处西北边隅的宁夏省经济文化落后,但却成为中国身份证制度的发端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宁夏省建立于1929年1月1日,与甘肃、陕西、绥远及蒙古接壤。1933年,马鸿逵被中央政府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为了加强统治,马鸿逵从1934年开始,在全省清查户口,建立保甲制。1936年5月,中央红军开始西征作战,解放了宁夏省的盐汕、豫旺、同心等地。为了抵御红军,宁夏省制定出各种反共防共之策,发收“居民证”便是其中一种。居民凡15岁以上之男女须一律佩带居民证。宁夏省“居民证”为白布制作,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居民证”被规定缝于上衣里面,以便查验。这个“居民证”虽与后来的国民身份征尚有不同,但已具备了身份证的各项要素,当属中国身份证之最早雏形。

不过,宁夏省“居民证”制度的施行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布制居民证是缝在衣服上的,由于冼晒和磨损.很快就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此项制度仅实行了一年多,就变得名存实亡。

自1940年夏季开始,历时4个月,宁夏省就完成了身份证发放工作,全省共发身份证25万张。此后,出行的人们必须随身携证,以备检查。宁夏省在省城(今银川市)和各县城门口、交通要冲,关卡渡口、堡寨桥头均设立了检查站。各检查站前立一木牌,上面写有16个大字:“不领证者,不准入境;不受检查,不能通行。”宁夏省施行国民身份证之法,在当时的中国干了一件很“露脸”的事,于有意无意之中,开了中国身份证之先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第一代身份证是1984年4月6日开始正式使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没有身份证件,证明身份需用户口簿、介绍信等。198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公安部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有关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在自行研制并且借鉴外国技术经验之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形式被确定为聚酯膜塑封的单页卡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