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给你看看我写的论文 ,不过收尾匆忙,希望能给你一些提示……

一、 古代学前教育教材概况
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蒙学书籍作为古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启蒙教材,是古代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在古代,儿童“开蒙”即开始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我国古代历来有重视早期教育的传统,特别是在家庭生活常规的培养方面,由于内容众多,要求严格,蒙学书籍也就呼之欲出了。最常见的识字类蒙学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了,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经典书目,知识类蒙学教材有《蒙求》、《幼学琼林》、《颜氏家训》、《龙文鞭影》、《童蒙须知》等,可谓家喻户晓、流传至广,深入人心。
蒙学书籍一般特点是精当简洁,骈散得当,琅琅上口。普遍是出经入史;集百家之言,采其精华;参以人们从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略。从内容上说,早期蒙学书籍主要为帮助幼儿识字、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等方面的书,随后至宋朝时期则兴起了对幼儿道德伦理的教育,蒙学书籍则增添了譬如,伦理道德、古人勤学善教的典故,也有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等内容,再到明末清初时期有了儿童故事书,有了插图故事,如《二十四孝图说》。从形式上说注重背诵,所以书籍主要以三言、四言、七言的诗歌为主,全文押韵、易学易懂。
二、古代蒙学读本形成和发展
(1)奠基期(秦汉),形成了识字读本体系。
公元前 221年,秦王赢政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下令整理和统一文字,规定以统一前秦国小篆(亦称秦篆)为统一的书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母敬分别编写《苍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字书,作为标准文字的范本,并供学童识字之用。字书四字为句,押韵,便于诵记,为中国蒙学识字课本之先驱。
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汉朝完成了文化教育政策上的大转变,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出现书舍,为两汉儿童识字习字的场所。汉初民间书师将《苍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三篇合一,称“三苍”,用以教儿童识字。西汉武帝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元帝时史游编的《急就篇》皆是。《急就篇》内容涉及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方面的应用字。汉代儿童,约8、9岁入书馆学习,年限不定。习完字书后,即进而学习《孝经》、《论语》,以作学经前的准备。
(2)多元融合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形成识字读本、读经读本体系。
西汉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 在此之前的识字读物,普遍艰深难懂,除了《急就篇》、“三苍”稍有广泛流传,其他作品都没有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顾炎武曾说:“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它具有这么高的地位原因有三,一是《千字文》内容精、文辞美;二则《千字文》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三是《千字文》还被当做学习书法的范本在民间广为流传,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不过《千字文》之后,到了宋朝以后,童蒙读物才层出不穷,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3)争鸣与深化期(宋元明清),形成识字读本、韵语读本、读经读本体系。
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的《三字经》则开启了儿童启蒙读物的另一番新局面。全书均为三字韵句,已不再是字的机械组合,每句话都有实际意义。其本身流传久远,而且它的形式还为编写幼童读物的一种常用体例。
除识字教材之外,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各种专门类型的启蒙教材,从内容上看有关于伦理道德、生活常识、历史知识、典章名物等不同侧重面,从形式上说则主要是诗歌和故事两类。
古代儿童早期教材多采用诗歌形式,有训诫类、知识掌握类、识字类的各种书籍。如《训蒙歌》、《蒙求》、《百家姓》等[1]
从其历史发展总貌来说,唐以前的蒙学教材都是以识字为主,儒学思想占统治地位;随后到至宋朝以前,增添了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礼教规范、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大多书籍字句押韵;到元明清,随着文化艺术形式的繁荣发展,蒙学教材也变得形式多样,出现了诗歌、故事、图画等体裁的蒙学教材。
三、古代蒙学读本的内容和特点(以几个时期的代表作为例)
1、“三苍”和《急就篇》。从秦汉至隋唐,“三苍”和《急就篇》是当时影响比较大的书,以识字、读书和训义为主,教育内容深受当时儒学经典的影响,文章艰深难懂。其中,《急就篇》涉及日常生活、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应用字,以七言为主,全文押韵,并非的机械组合,尽量减少了重复字的出现,因此适合幼儿学习。[2]
2、《千字文》。《千字文》有句无篇,章法比较松散。大致可分为:第一部分天地开辟,第二部份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部份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第四部份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可以看出,《千字文》文辞优美、华丽,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3、《三字经》。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南宋学者王应麟,全文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又由于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全书三字韵句,谈及道德伦理、名物常识、历史典故,介绍了不少古人勤学善教的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从“为人子,方少时”到“首孝悌,次见闻”说到儿童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以及应遵守的道德礼教……《三字经》即是一本识字教材又是一本教育著作,教儿童学习知识和做学问的态度,所以流传至今,独领风骚。由于历史原因,它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封建迷信的色彩,但至今看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和文学价值仍熠熠生辉。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
4、《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南宋时期颜之推关于自己一生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该书的教育思想主要仍以传统儒学为主,同时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积累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之推经历南北两朝,思想深受朱熹圣人“明哲保身”的影响,所以《颜氏家训》也带有很强烈的保守意识。《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对后世影响很大。
5、《幼学琼林》、《增广贤文》。明代《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那个时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掌故类的蒙学读本。曾有人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增广贤文》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人世社会,刻画的是一个阴冷无情、自私自利的社会。其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字句不需讲解就能读懂。
6、《二十四孝图说》。清朝时期的《二十四孝图说》以白话解说故事,配有图画,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宣扬了封建礼教的孝道,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
四、古代蒙学读本对现今的借鉴教育价值
由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了我国古代一个发展的脉络和学前教材的总特点。由于本人还没有深入研读某个作品,还没提炼出它们的全部观点,所以现在也只能泛泛评价一番。
1、道德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可以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教育的主线。在当今道德底线模糊的社会,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拾起那些精简但寓意深刻的古代蒙学教材,作为经典文化向幼儿诵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等,我觉得这也是幼儿们喜闻乐见的故事。
2、博文广志。像《幼学琼林》、《蒙求》等书内容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世故、自然景象、教育等非常全面的内容,可以使幼儿在快乐阅读时收获各种各样的知识,比起现在一些单调,华而不实的书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3、传承儒学文化。当今社会提倡革新、提倡个性,很多愤青群起攻击孔子和他的儒学思想。我认为这实在是以偏概全,就当时历史局限性来说,孔子的儒学思想中有确实糟粕,但不代表要全盘否定。其中让我们深究和探讨的实在很多,我们不能让儒学思想就这样没落,我们要批判性地汲取其中精华,传承儒学经典,而古代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即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又承载了丰富的儒学思想。
[1]《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25-26页;
[2]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24页;
·······························

说行天下
都说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
快来一起分享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5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