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的水果酵素有酒味,喝着也有股酒精味,是正常的吗

自己做的水果酵素,还有一个星期就三个月了,今天拿出来喝了一点点,打开好大的酒味,喝着也感觉有点辣喉咙,也不稠就是水的感觉。跟以前从别人那里拿过来的味道完全不一样,都是甜甜的,没有酒味。这是失败了吗?

自制的水果酵素有酒味,喝着也有股酒精味,是正常的,里面含有酒精。酵素是一种自然发酵的产物,除了应有的酸甜口味之外,偶尔会有酒味。当容器里的氧气被耗尽了,酵母就开始产生酒精,所以有酒味。但是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会使得发酵过程中杂菌快速生长,这样做出来的酵素会对身体造成威胁。

拓展资料:

“自制酵素”类产品是糖和水果进行发酵之后的产物,也就是“水果泡菜”加上“低度甜味水果酒”的混合物。其中有糖分、多种有机酸、酒精等成分,也有少量维生素。而市场上的酵素产品有些是粉末状、片剂、有些是酵素原液,它们和“酶”是两个概念。

之所以导致“酵素”与“酶”的意义产生了不同,是因为“酵素”原本是个日语词汇,先被引进台湾,辗转进入大陆。日本人把酶叫做酵素,中国人听了觉得比较时髦,所以很多保健品喜欢用这个词汇  。

决定酵素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其是否有科学的主材配方,用何种主材才能决定其有哪些功能,不是种类越多越好,种类多了,单个成分达不到需求阈值,等于没有功能。

由于是发酵的产物,有些产品中包含着益生菌以及众多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益生菌和微生物可以起到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酵素本身并不具有通便减肥的功能,即使酵素产品在减肥瘦身方面被证明有效,也并不是酵素在起作用,而是发酵产物中的益生菌、微生物以及其他产品添加物的功效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酵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0

正常。

制作的“水果酵素”带有了酒味。这则是另一种微生物——酵母菌活动的结果。酵母对糖也情有独钟,在发酵环境中迅速滋生,有人说制作“水果酵素”时会产生气泡,那就是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过,当容器中氧气被耗尽时,酵母就开始产生酒精,酒味就这么产生了。

拓展资料:

水果酵素”制作时需要加入大量的糖,从网上信息看,糖、水果和水的比例从1:3:10~1:1:5不等。换句话说,“水果酵素”的含糖量在10%以上。如此多的糖在让口味变的“好喝”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糖的摄入量。

如果说多摄入糖可以依靠运动解决的话,下一个问题就值得警惕了。由于“水果酵素”的发酵过程非常复杂,自制环境下,除了发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还有其他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微生物在蠢蠢欲动。一旦在制作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使得发酵过程中杂菌“占山为王”,那么这样生产出的“水果酵素”非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自制“酵素”成为霉菌与有害物质的乐园

在自制酵素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霉菌污染。一些霉菌,包括多种青霉、曲霉在内的霉菌,可以产生称作展青霉素的物质。展青霉素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一定致癌性,并且会对动物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所以,要是看到自己做的“水果酵素”长起了毛,那还是赶快扔掉为好吧!

此外,即使是没有霉变的“水果酵素”,其中也不乏对人体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物质:包括亚硝酸盐、甲醇、丁酸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自制的水果酵素有酒味,喝着也有股酒精味,是正常的,里面含有酒精。
  水果酵素英文名称 fruit enzyme,指水果中所含的酶。通常指通过将水果与糖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密封放置并通过水果本身所带的酶充分发酵,最终得到的黄色液体。
  酵素,英文名称enzyme,是酶的旧称。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 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酵素的参与,以提高效率。与其他非生物催化剂相似,酵素透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用Ea或ΔG表示)来加快反应速率。大多数的酵素可以将其催化的反应之速率提高上百万倍;事实上,酵素是提供另一条活化能需求较低的途径,使更多反应粒子能拥有不少于活化能的动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酵素作为催化剂,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也不影响反应的化学平衡。酵素有正催化作用,也有负催化作用,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也有减低反应速率。与其他非生物催化剂不同的是,酵素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只催化特定的反应或产生特定的构型。
第3个回答  2015-04-21
水果一般3-7天就会发酵,葡萄酿酒第一次发酵15天,第二次21天就能出原浆了,你那个不会也变成果酒原浆了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1-25
现在已有酵妈妈牌的酵素桶了,3~7天就能做好酵素,桶带有杀菌功能不用担心新滋生杂菌。每天早晚开盖搅拌,也等于有及时补充入氧气,不易产生酒味,有时有也不明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