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病例分析

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一
患者王某,男,63岁,入院后经气管插管手术48h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X线检查显示有较新炎症病灶,初步判断为肺部感染。取病人痰液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验。病人痰液呈砖红色似果酱样,粘稠。请问该病人可能是何种病原菌感染?将如何鉴定?

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二
某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收到一痰液标本,色黄、粘稠。该检验科工作人员收到标本登记后,将其用40g/L NaOH消化处理后,进行抗酸染色,镜检未见抗酸阳性杆菌,遂发出初步报告:“××标本经抗酸后未见结核分枝杆菌”。请问该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是你将如何进行检验?

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三
某位病人因肺炎住院,经抗生素治疗7天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病房留粪便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查。观察粪便性状呈粘液血便,带有条状伪膜。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收到标本后直接接种于SS与MAC培养基分离培养,24小时后仅见乳糖阳性菌落生长,请问是何原因?该如何进一步进行检验?

个案分析临床案例四
患者张某,男,24岁,因餐后2h出现恶性、呕吐、发热伴腹泻入院治疗,临床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采集粪便标本后送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查。粪便性状为糊状。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收到标本后直接接种于SS与MAC培养基分离培养,24小时后仅见乳糖阳性菌落生长,请问是何原因?该如何进一步进行检验?

个案分析临床案例五
患者李某,女,57岁,术后留置导尿3d后出现发热(38℃以上)、尿痛、排尿困难,查体有下腹触痛与肾区叩痛,临床初步判断为肾盂肾炎,病房要求检验科派人协助采集尿液标本送检。请问如何正确采集标本,并如何进行检验?

①痰液呈砖红色似果酱样,粘稠,提示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性肺炎,

应进行痰培养,检验程序:


可疑菌落:血平板上较大、凸起灰白色黏液型的菌落。菌落大而厚实、光亮,相邻菌落容易发生融合。在选择培养基上发酵乳糖产酸,形成较大的黏液型、红色的菌落。

基本生化反应结果:葡萄糖产酸产气,动力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吲哚阴性,脲酶阳性。


②教材认为应用4%NaOH溶液处理(即4g/L),本例使用的溶液浓度明显不对。另外,只能报告为抗酸杆菌阴性或阳性,不能报告为结核分枝杆菌如何如何。


③粪便的情况提示菌痢。培养一般需要在未使用抗生素前进行,本例显然不满足这一要求。原则上应停药后再行培养,但考虑到患者有肺炎,未治愈前并不能随意停药,可行经验性治疗。


④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是沙门菌属,以他为例,其检验程序

本例患者采集粪便时,发病时间尚较短,直接培养的效果不会太理想,应先增菌再行培养。若条件允许,可在之后再取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如有可疑的食物,也可进行培养。



⑤本例的关键在我看来不在于尿液培养,应剪取导尿管的一部分进行导管培养。

尿液标本需要采集中段尿进行培养,采集方法

尽管如此,还是容易受到污染,所以关键是导管培养。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其检验程序与肺炎克雷伯菌相同。

其菌落发酵乳糖呈红色,中等大小。生化反应:葡萄糖产酸产气,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IMViC)等4个试验的结果为++- -,在动力、吲哚、脲酶(MIU)培养基上的反应结果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