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要怎么医?

如题所述

毛细血管扩张症(Telangiectasis)系皮肤和粘膜上的表浅小血管因种种原因呈持续性扩张、形成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线状或星芒状损害
【分类】毛细血管扩张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原因不明,后者继发于其他已知疾病。此外,健康人的皮肤还有粘膜也可以发生毛细血管扩张,常见的是青年妇女的下肢及面部,有人把这种毛细血管扩张称为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一)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的诱因往往不明,可见于皮肤血管瘤、血管角皮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二)继发性毛血管扩张
1.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的皮肤病 很多皮肤病都可能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如酒渣鼻、皮肤异色症、疤痕疙瘩、着色性干皮病、放射性皮炎等
2.具有毛细血管扩张的全身性疾病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卵巢及脑垂体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还有一些心脏病、动脉硬化症和铅中毒等都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3.物理因素 长期日光照射、电离辐射、X线照射等,长期接触风、冷、热的海员、炊事员、渔民和运动员等都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
4.药物因素 ①内服:如内服肼苯达嗪等药物可引起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②外用:如长期外用高效皮质激素可使局部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外用1%氟脲嘧啶丙二醇也可引起局部皮肤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③局部注射: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悬液也能使局部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
【临床表现】在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线状、星芒状、树枝状或乱发状损害。分布可为局限性或广泛性,或与血管神经相一致,或呈一侧性。常见于面部、股外侧、足背及躯干等。大多数玻片压之褪色,移去玻片后恢复原色。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灼热感或刺痛感。无出血倾向。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也称蜘蛛痣,其皮损较特殊,中央为粟粒至米粒大鲜红色丘疹状隆起,称蜘蛛体,玻片压之可间搏动(为小动脉),蜘蛛体周围为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称蜘蛛脚,用火柴头等压中央的蜘蛛体时蜘蛛脚即消失,移去压力后恢复原状。蜘蛛痣常见于孕妇、小孩及肝病患者
【组织病理】真皮可见扩张的、不规则的薄壁毛细血管和静脉。蜘蛛痣的病变中央为一条上行小动脉,动脉上行至表皮下扩大成薄壁的壶腹,纤细的动脉分枝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再分为许多毛细血管,动脉管壁为平滑肌,有时在内皮细胞和内弹力膜之间可含有红细胞
【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通常不难诊断,应区分是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者应明确原发病及诱因
【激光治疗】过去CO2激光(10600 nm)、连续Nd:YAG激光(1064 nm)、氩激光(514.5 nm)、氪激光等(568 nm)、铜蒸气激光(578 nm)等都用于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尽管有较好疗效,但这些激光治疗术后反应大,副作用多,易留瘢痕,现已很少使用。目前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度高的治疗仪有长脉冲染料激光、可变脉宽倍频Nd:YAG激光及PhotoDerm强脉冲光等
(一)麻醉
一般情况下选用局麻,可用5%EMLA麻醉霜涂于患处,外覆食品保险膜1小时左右
(二)治疗方法
1.FPDL(585 nm):治疗参数:能量密度7~9.5 J/cm2,光斑2~3 mm。脉宽350~450μs或1500μs,FPDL对于血管管径较细的病变疗效较好,但较粗毛细血管的疗效欠佳。治疗后皮肤有紫癜出现,相当一部分人有色素沉着,此外还可有软组织水肿、水疱形成等副作用
2.Vbeam:为一种新型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波长595 nm,脉宽1.5 ms~40 ms,治疗能量密度为6~20 J/cm2,局部作1~3次照射。可收到理想疗效。术后不发生紫癜,部分也有色素沉着、软组织水肿、水疱形成等副作用
3.可变脉宽倍频Nd:YAG激光(532 nm):治疗参数:能量密度9~18 J/cm2,光斑2~4 mm,5 ms~50 ms脉冲宽度,4~5℃的同步冷却(注意不可将冷却头按压过重,以免将血管的血液全部挤出而影响疗效),局部作1~3遍照射,治疗后可看到小的(2 mm直径以下)毛细血管立即消失,较大的血管凝固颜色变暗。经过1~3次的治疗,绝大部分毛细血管扩张症可以治愈。VersaPulse新型激光器由于有较大的光斑直径和较长的脉冲宽度,其激光器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在下肢直径较大的毛血管扩张的治疗中有明显的优势VersaPulse是目前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最理想的治疗仪之一。副作用同Vbeam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追问

这些在百度已经看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5
的用肤乐溶液追问

为什么,肤乐溶液是什么?

追答

用肤乐溶液涂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