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如何评分

如题所述

1. 中考语文作文是怎么评分的

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表

类别

内容 A.内容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一类卷 (43-50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43-45分)。

②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具备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48-49分);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46-47分)。

二类卷(35-42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ABC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或材料新鲜,或立意新颖,或结构新巧,可评为二类上;

③具备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27-34分)

基本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感受尚真实 语言尚通顺 语病不多 条理尚清楚 能分段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B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18-26分)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条理不清楚

以2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②另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0-17分)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其他两项尚好,酌情加分;

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说明:

1.漏写题目扣1分。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3.字迹工整的加1—2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4.字数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5.凡认为有严重错误的答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2. 中考语文怎么提高分数

阅读总结答题规律,在这方面语文挺像数学,例如自然环境描写

① 渲染了…的气氛(fēn);

② 烘托人物…的心情;

③(开篇)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④ 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⑤(结尾):⑴渲染了…的气氛;

⑵烘托人物…的心情;

⑶留给读者思考空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⑷深化文章中心。

这样不仅能帮你答题还可以规范下思路 再有就是语感

至于作文 字迹不说了 一定写记叙文,开头点题,结尾扣题,首尾呼应 先写题目一定要吸引人,要能驾驭全文,而且文章要简洁明了,开头结尾要新颖 不能让老师看半天没看明白。

判作文会很快,你懂得 如果你的文流向2线基本就废了 老师给分标准就是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其他什么好文采在考场上都瞎扯

3. 中考如何考好语文

5月21日—6月上旬可称为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训练时可选近三年的济南市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是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字词句知识、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等。

但是复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应用。以复习修辞为例:不是要看是否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或排比,而是要理解别人文章里为什么要用这些修辞方法,自己会不会用这些修辞。

2、复习是温习老师教过的方法,像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但是复习各种方法,不是为了记住它们,而是看看会不会运用。

3、复习不能光看已经学过的,应以旧带新,培养提高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复习文言文为例:课文固然要复习,但也要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看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究竟怎样,由课内迁移到课外。

现代文的复习更应这样。 总之,同学们如果勤于复习,再配以科学的复习方法,相信好的成绩一定指日可待。

依据这一说明,在语文中考总复习中,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复习课本,梳理知识,落实基础知识 复习首先要紧扣课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梳理,分清主次,各个击破,把最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从往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来看,第一大题的“积累”题目,涉及的多是名言警句,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像古诗文中、现代文中的名句首先要背得准确、熟练,要知道出处、作者等。

第二大题中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其中一段是课内讲读课文中的语段。如果课内文言文掌握得好,至少做好这些题目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完成好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题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常会出现考查字词的题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将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好。综上可知,课本内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现代文中的名言名句、词语、文言文中的古诗词名句和对文言文尤其是讲读课文的背诵理解。

二、突出重点,注重理解,提高综合能力 中考语文试题的基本题型及结构已经非常明确:一是名句积累,二是文言文阅读,三是现代文阅读,四是作文。从近年来济南市中考试题来看,真正从课本上照搬知识来考查学生的题目已经不多,即使有,也多是需要学生真正地理解而且会熟练运用。

例如名句积累的题目中,大多数题目并非是简单的出上句,让考生填下句,而是提供一种语言环境,需要考生既要记得准,又要理解得准,才能准确无误地填好。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目也不是照搬课本中的内容,同样需要考生理解,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再如,词语的考查一般放在现代文阅读中,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通常说来,一方面是常用词语,另一方面又有易错字、易错音等,而其中易错字往往是不理解造成的。复习时加强对易错字音、字形的区别,及对词义的理解非常重要。

所以,复习课本内的知识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要将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记忆的基础之上更要注重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至于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更是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主要取决于考生平时对课文的学习和练习,绝非一日之功。

三、适量做题,寻找思路,注重归纳总结阅读能力的提高尽管取决于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但并不是说不用复习。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关键是如何去“磨”的问题。因为复习时间非常紧张的原因,搞题海战术,很容易有抓不住重点的感觉。

但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不做题。在可能的情况下,适量做题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关键是做题的目的要明确:不是猜题、押题,而是寻找做题的思路。

所以要适量做题,要讲究做题的质量。通过做题,注意总结:什么样的题目,该如何去考虑,从哪些角度去解答,而且最好是能够了解一些题目的评分标准。

做的题目多了,我们就会总结出一些规律,诸如仿造句子的题目,应该从句子结构和句子内容两方面去思考,否则就有可能丢掉一半的分数;找词语指代意义的题目,一般从其上文找答案,而且最好是能够代入原文读一下,如果意思不变,说明是正确的。再如概括主要内容的题目一般来说要从总括句、总结句或过渡句中去寻找;对于自命题的题目,一定要考虑题目的质量,要问题与答案统一,而且答案正确。

近年来,语文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开放性的简答题,这类题应注意紧扣要求或材料提出看法(观点),然后按要求分析,或举例,或引用名言,略作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等等。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做题,注意归纳规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 四、明确标准,寻找规律,弥补作文不足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半的分数,地位举足轻重,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首先在复习时要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近年来,济南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规定:在基础得分(综合考虑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