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相声团体严防死守偷录,为何郭德纲的演出却不怕观众偷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6
昨天去了津门故里文化街,听了哏儿都相声馆的一场相声,几个年轻演员,面对的是各地游客,表演挺卖力。门票60元,进去还要消费60元的茶水瓜子费,有空调,一共四个小段,我和两个朋友一起买票进去,听了三个节目因为有事提前走了。本身我笑点高,全程尬听,没有笑过。都是老桥段和老梗,大多在老郭的相声里听过,不过演员卖力,现场效果还行吧,逗哏的语言配以动作非常卖力,捧哏的缺乏灵性,接话不多,大多数情况是嗯啊嘿。作为茶馆相声,能让外地游客现场感受一下听相声的气氛并享受一下炎炎夏日之中的一丝清凉,挺好的。

相声界的事真的不能把话说死,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以前,德云社对于录音对象是放开了不管,而大部分同行则是严防死守,坚决禁止录音录像,这是由双方所处的地位及拥有的能力决定的。

德云社起家靠的就是互联网免费传播,是广大网友将郭德纲及其弟子们的相声视频带进了千家万户,帮助他们积累人气,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的免费传播就没有德云社及郭德纲的今天。

当然了,郭德纲会的作品多,而且每一场都能演出新意来,令观众不觉得腻,这是他允许观众录音录像的底气。同时,德云社要求演员们必须要会五十段作品才有资格登台演出,而且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时间段还要演出不一样的内容来,这个要求在相声演员中间来说是比较高的,唯有如此才能让观众每一次都感觉不虚此行;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德云社就能够不在乎录音录像的大量传播。

作为同行来说,大部分人学艺不精,会的作品数量少,应变能力差,所以无法放任录像资料的传播,否则真的会没饭吃;同一个节目,可以看一次两次三次,如果第四次还没有新节目,那还会有人看吗?

以上说的内容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张云雷调侃地震的512事件过后,德云社已经开始收紧了录像的要求,从以前的没有任何限制改变为禁止专业设备录像,但是用手机拍还是可以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即德云社要开始控制录像资料的传播,防范未知的风险。

现在德云社风头过盛,已经引起了各方势力的羡慕嫉妒恨,所以针对德云社的各种阴谋阳谋层出不穷,而录像资料被拿来做文章是最为便利的方式,毕竟祸从口出嘛;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德云社在无奈之下开始禁止专业摄录设备入场,也是正常操作。

而同行们早已从德云社的崛起过程中明白了互联网免费传播的益处,纷纷放开对录音录像的限制,同时也淘汰内部一批不思进取的演员,大力培养新人,意图搭上德云社的东风,也混口饭吃。像西安的相声新势力,天津的极品相声帮都在免费传播方面做的很好,收益颇丰,接下来应该还有大量的团队跟进。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经营策略,以不变应万变的玩法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如果不顺势而为,就要被淘汰了。

记得看过他的带访谈节目,问过郭大爷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也很简单,也很带刺的他说我要是就会一段两段打死我不会让你们录像的,你们今天录完了,明天我就还说新的,和于大爷的段子还好有部分包袱回重复用下,但是郭大爷是坑王啊,他说书这个能耐真是不怕你录,反正天天有新的,没新的他就埋汰于大爷,埋汰德云社这些人啊,实在没有家里养个猴都能说半个点,关键还有人爱听

记得说坑王里开场现场观众搭话说让他说西游记,人家老郭说,正经说开书20回唐僧都不带出来的,从金禅子开说,那沙和尚脑袋的九个人头咋来的,猪八戒的师傅是谁,这玩意确实没人注意过,他就能说,还是那句他说还有有人爱听,他还怕啥,没书了就谈吃面条都能说,

曾经确实有很多相声团体不让观众录像,表面上的说辞是保护版权,防止同行偷艺等等,实际上就是自己能耐不够,会的作品太少,如果都被放到网上,自己就没饭吃了。现在是网络时代,也是一个分享的时代,闭门造车早就被证明了是死路一条;再加上德云社的成功经验就在眼前,所以越来越多的相声团体不再严格禁止录像。

以天津的相声小剧场为例,曾经是严禁录像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整个行业几乎都在遵守。现如今已经松动很多了,我就经常在微博和B站上看到天津一些小剧场的演出录像,其中极品相声帮的录像还不少呢;参加了去年《相声有新人》的两位选手钱程和隋意就是极品相声帮的演员,最近在网上的曝光率越来越大。

西安的相声新势力不仅鼓励粉丝录像传播,自己官方微博还亲自录像放到网上传播呢,再加上卢鑫、玉浩、辛杰、窦晨光等人积累的人气,直接带动了小剧场的票房,目前已成为西安当地上座率最高的相声小剧场。

郭德纲经常在台上说,他能够把所有的作品每次都演的不同,让你每次都心甘情愿的买票还听的很开心,这就是他的本事。郭德纲的徒弟们也在慢慢学到师父的本事,张云雷、张鹤伦、孟鹤堂和岳云鹏等小角儿也是以演绎传统相声为主,但是经常会加进去一些结合热点的新包袱,给观众以惊喜,所以粉丝们还是会很开心的买票去现场。

除了把作品常常翻新以外,现在相声的一大特点是互动,这一点是别人学不到的,也是在电脑前,手机上体验不到的快乐,这也吸引着大量的观众都有必须要去现场感受一下的想法。

看看现在德云社的商演吧,全国各地到处跑,无论是什么样的演员,大部分都能够卖满,观众从哪里来的?其实都是长期免费看视频的人们,通过电脑和手机感受到了相声的魅力,只要在当地有演出,那肯定想买张票感受一下的,这就是开放带来的市场。

而禁止录像的相声团体,怎么培养目标客群?难道仅凭借着 旅游 机会到茶馆里尝尝鲜的游客吗?那都是一锤子买卖,不长久的!

老郭是真正恢复传统相声的——很多内容涉及下流、色情,解放前地摊相声吸引人的那些东东,把解放之后相声界试图去掉的那些内容又重新捡回来了。

语言大胆、泼辣、犀利,同时也下流、低俗,层面也就是街边三教九流那个层次,本来如果影响力不大,小圈子,劳动人民辛苦之余去放松放松、解解闷,也没问题。然而,现在是信息时代了,传播手段多了,这些充斥下三滥内容的“相声”受众多了(和官方一直试图建立的那种高大上、正面积极阳光的风格相比更吸引人),推而广之就不合适了。

非常像二人转,在东北民间作作乐,也没啥,但广而告之,就非常不得体了。

面对全国的观众,说他三俗,没错。

老郭,头脑机灵,反应快, 社会 经验丰富,常年在最底层跌打滚撒,内心强大又很阴暗,嘴皮子利落又很刻薄。他本来没啥错,错就错在,位置太高了,影响力太大了,他的那种层面的积累配不上他现在的位置,德不配位,他如果还是在街边卖艺,那就恰到好处,不会有什么争议。

强调一下,作为成年人,我个人挺喜欢他的相声,我的意思是他不适合出现在一个面对全国观众的平台上。

人呐就是这种心理,郭德纲的相声几乎每天都听,有的段子听了上句就知道下句,郭德纲在台上一说于老师的儿子……台下观众齐声跟着喊“郭小宝”现场要的就是这种氛围。580、880、甚至1800元只有现场能感受的到。

其他相声茶馆不让录像,他们以为别把包袱底漏了,到时不响,其实不然,没有把观众当成衣食父母,总防着观众,这就是他们的错误所在,卖不上票去,不上人,仗着有工资,退休金,吃老本,混个艺术家的名号,早晚完蛋,到时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郭德纲开始也不许录的 说的话很难听 早期在网上听他相声的人应该都知道 很早就听他相声 不是不愿意花钱 没那条件坐飞机过去 别黑我 我也是他粉丝 只是陈述事实。他拍电影第一时间我也去看了。至于后期为什么愿意了 应该是 首先你防不住 所以现在跟优酷合作自己录还能赚一笔。然后增加曝光 现在多数为了手下那么多徒弟 而且跟北京台闹了之后 现在郭德纲比之以前内敛了他不溶于所谓的主流相声圈 所以这些粉丝让他拥有了话语权 他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 而且现在德云社卖票一票难求 他那些人满足不了这么多粉丝所以现在的他不止不禁止摄像 还自己跟视频平台合作播放相声,

郭德纲德云社将相声重新拉回剧场,重燃观众对相声的喜欢,不断壮大相声队伍,甚至已将相声带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德云社很多相声演员相继成为当红明星,纷纷参加各类综艺节目,也不断尝试跨界发展,乃至于郭德纲德云社已经垄断了相声市场,也因此成为众同行之的,特别是将相声划分为以姜昆为代表的所谓主流相声和与郭德纲为代表的非主流相声,这一炒作成功吸引眼球,是剧情冲突的需要,或许相声依然还是和其诞生时一般,只是说相声的人一茬换一茬,早已物是人非了,相声还是相声,就看是谁在说而已,希望相声这门深根在基层民众中的艺术能够持续发展,成为国粹!!!

说错了,郭德纲是鼓励录像录音,但前提是你要放到网上,最好是贴吧论坛优酷这种大流量的网站,如果你没有账号,放QQ空间也行。如果你就是录完拿回家自己听,郭德纲也不会高兴的。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用手机FM听相声成为风潮,郭德纲的相声仍然是最多最火的,因为基本都是观众粉丝帮着自主传播。当然也有收费的高清版,以及喜马拉雅的《郭论》,但免费并没影响收费项目,各自都有受众,但都一起给郭德纲宣传。

而其他社团以青曲社为例,早年也是模仿德云社,鼓励观众录音传播,曾经在蜻蜓和喜马拉雅等APP也可以听得到,但苗阜实在急功近利,稍微有点名气就开始割韭菜,另外也可能确实免费影响了卖票,如今已经全部强制下架,由官方发布付费版了。

嘻哈包袱铺和卢鑫玉浩等新人还是有免费资源,只是点击率跟德云社比差太远。

而曹云金这类则基本查不到资源,免费收费都很少。毕竟即使他的粉丝录了愿意上传分享,但因为实在没有点击率,所以积极性就会下降,慢慢的就不愿意录了。

包括评书书场,比如王玥波的评书早年也是可以偷录,但后来可能影响了卖票,如今已经不准录了,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注定只能窝在小园子里吃门票,发展不起来了。

天津那帮茶馆就更不用说了,恨不得进门就把一切电子设备都撸干净,最怕的就是自己音容笑貌流传到网上去,一怕影响卖票,二怕嘴欠惹麻烦。

郭德纲属于活该火遍全国,因为意识太超前了,网络时代分享经济已经是主流,所以让观众帮自己宣传推广,其实是很多艺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现在网络上海量的郭德纲资源,如果德云社要一勺烩收费,那是及其简单的事情。而且优酷也有高清官录版,但粉丝自己录的也可以上传分享。

不是每个艺人都有这魄力,万一传播出去没效果,那就真的自断财路,而且小剧场口无遮拦,让人揪小辫子也是这么传播的。所以郭德纲有超前意识,更加有胆识。

其他社团就是这么被自己那点小利益蒙了心,在茶馆门口贴着“禁止录像”,而郭德纲还没红的时候,茶馆门口贴的就是“禁止包袱不响”。

自古以来,最顶级的层次是从来不怕被别人学习模仿,更别说是传播。就像是迈克尔杰克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任何一个领域,都只有足够自信的人才能打开胸怀,再面对别人的挑战时,时刻鞭策自己,一直停留在安全区是最不安全的行为。

一成不变的事也容易被淘汰,所以觉得郭老师真的看的挺明白,所谓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你藏着掖着也改变不了劣质的事实,所以不如一直被市场检测,不断的改善调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