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哀而不伤的古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4
重点用黑体字标明: 《春江花月夜》一诗历来在中国诗坛享有盛名.仔细读过,不得不赞叹,这的确是一首极美的诗.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就很美.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本身就是诗人们常常歌颂的对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而这五个意象之间也有联系.比如春和花,月和夜,月与江也都是常常在一起出现的.“春江花月夜”虽然是乐府旧题,张若虚却将它和自己的诗结合得非常精妙.通过这五个意象的组合,不仅点明主题,更让它们本身所带的意境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读者未读全诗之前便感受到丰沛的诗意,可谓是“未闻曲调先有情”,先声夺人.
其次,是景物美.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河塘月色》.那里面描写的是月下的河塘.他称这河塘是“笼着轻纱的梦”,是“梵婀铃上奏的名曲”.张若虚的月夜春江也是一个“笼着轻纱的梦”,但它不像月下河塘一般轻柔、静谧.因为他开篇就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天的江水随着潮水上涨,几乎和大海一样平了.同时跟随潮水涨起来的,是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水波粼粼,延伸向无限的远方.哪一处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亮!
这是何等壮阔的笔力!诗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壮美的世界.一个“连”字,写出潮水的绵绵不绝之势;一个“共”字,写出月升之时矫健不凡之感.之后的两句,将空间拓展.正所谓“千江水有千江月”,“滟滟”两句一出,即刻打破了眼前之景的界限,将这“春江花月夜”之景扩展至全部的江流夜色中,营造出一种更为雄浑博大的,来自自然的共鸣.
之后的句子就是细写月夜下的春江.“江”,“月”两字为引,贯穿始终.如,有“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水”、“江潭”、“江树”,有“明月”、“孤月”、“江月”、“月华”、“斜月”、“落月”.这些都是诗中原词,还有些是作者隐着说的,也是讲这“江”与“月”.读这首诗,就像是做一次真正的游览,移步换景,令人叹为观止.
再接着,是诗中的哲理美.张若虚在诗中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我们在面对浩荡的江河,崇峻的山岭时常常扣问自己的话.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自我的渺小.
就像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那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中的一种情感.苏轼是旷达之人,他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藏也”来开脱自己.那么张若虚又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又一代没有终结,江月年年看起来却是一样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差不多与诗人同时代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经典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还有接下来的两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也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诗人,都在表达一种相同的情感,就是宇宙自然的常新与人生的速老.不是人人都能也愿意像东坡那样给这个问题一个确切的回答,更多的人是对着眼前的江水明月疑惑、感叹、惆怅.这些诗歌也因着这些难解的疑惑而笼上了一层轻愁.《春江花月夜》也是如此.
可是,《春江花月夜》虽然也有愁,却是哀而不伤.读这首诗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十二三岁时候的自己.那时候,仿佛才刚从懵懂的状态中觉醒,眼中常看见的似乎就是这笼在月下的,处于朦胧状态的世界.心中萦漫的,也是这样一股莫可名状的孤独与忧伤.但是,在这些孤独与忧伤的背后,却还有着对博大自然的惊叹何对年轻生命的赞赏与喜悦.所以,尽管此诗也写到了游子、思妇,却没有真正乱离时期诗歌描述的那样哀婉入骨.诗人仍是隔了层月光织的纱去看他们.他们的形象也真像少年人看到的那样,少了几分为生计奔波的现实的无奈,多了几分浪漫哀伤的诗意.
若是将唐朝比作一个人,那么张若虚所处的年代差不多可算是唐的少年时代.这篇《春江花月夜》也契合了时代的心声.有人评论说,初唐时期的陈子昂和张若虚是唐代诗坛的先行者,他们为后世精品的出现扫平了道路.我赞成这个观点.江波浩淼,奔向远方,离开的是唐被月光笼罩的少年时代.在这之后,他将步入盛年.那是一个繁盛太平的时代,也是一个真正属于诗人的,歌诗的盛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