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提出的直捣莫斯科的方法,是否是异想天开?

如题所述

古德里安并没有在巴巴罗萨计划里面提出直捣莫斯科的方案。提出这个方案的是当时德军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而且,巴巴罗萨计划里,对莫斯科在战争中的作用定义含混,处置方法模棱两可,这都严重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由于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军统帅部制订的对苏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具有战略性质,所以它对战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制订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就莫斯科的地位,统帅部进行了争论。希特勒要求先拿下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后再进攻莫斯科。而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提出,只要在中央集团军群两翼配置强大的装甲兵团,就可以直取莫斯科。

但是,希特勒拒绝了这个建议。所以会议定下的最初计划是,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奥尔沙陆桥,就不再向莫斯科前进,而是将主力投入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作战。因此,在巴巴罗萨计划里面,对莫斯科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处置就处于了一种矛盾混乱的状态。

对于莫斯科的重要性,希特勒始终是摇摆不定的。就在12月5日参课总部的汇报会议上,他还对哈尔德说,莫斯科“是不要的”,重要的是消灭苏联的有生力量。

但两周后在“巴巴罗萨”计划中,他则认为莫斯科具有较大的重要性了:“占领这个城市除了意味着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铁路交叉点陷落以外,还意味着政上和经济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胜利。”他指出,莫斯科不仅是苏联支通要道,而且还是它生产军备的主要地点。

对苏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再度将莫斯科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并因此同前线指挥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本来能为德军轻易攻下的莫斯科,却因为希特勒的固执而失之交臂。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希特勒指导对苏争中的最大失误。

这样摇摆不定的指挥,使得前线指挥官们无所适从。这个前线指挥官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就是古德里安。由于中央集团军群采取了有效的闪电战战术,而当面的苏联西方方面军指挥错误,中央集团军群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远远突出于左右两翼之前。在拿下斯摩棱斯克后,中央集团军群强烈要求直取莫斯科。

作为装甲部队的代表古德里安,是这个提议的忠实支持者。但是,按照计划,还有当时的态势,希特勒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分兵两翼,古德里安要南下乌克兰。

为此,古德里安两次面见希特勒,要求进攻莫斯科。但是,最终古德里安让大家大失所望。他不但没有说服希特勒,反而被希特勒说服,南下乌克兰。

当古德里安向参谋总长哈尔德汇报后,哈尔德勃然大怒。他为古德里安轻易放弃原定主张,而感到大为震惊和痛心。

哈尔德在他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古德里安为希特勒的论点所完全说服,并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他看来决心要做给元首看看,他是个能为他人所不能为的英雄好汉。

就这样,古德里安南下乌克兰,取得了基辅会战的胜利。但是,也因此延误了攻打莫斯科的时间,使得德军功败垂成。

我们可以从历史看出,古德里安在制订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没有参与攻打莫斯科的方案,在战争中,在关键的时刻,他又破坏了攻打莫斯科的提议。这样一来,古德里安被德军内部视为叛徒。当莫斯科会战失败,他被迫辞职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同情他。

至于说拿下莫斯科是否可以解决苏德战争,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有一个情况是肯定的,那就是,德国的处境肯定要比后来的情况好得多。

苏联的残余力量会被驱逐到亚洲部分,这样,苏联的实力会被严重削弱。即便是有远东的基地和美国的援助,至少苏联的反攻会推迟几年,这样德国就会有更多战争胜利的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