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经历过很多次黄河水淹,为什么后来的朝代还要在开封建都呢?

如题所述

开封发现有地下城,始于1981年5月份,开封园林部门进行的一次清淤行动。清淤时,园林工人挖出了大量的古砖石,由此开始,文物和考古部门组织了大量的考古专家对开封城进行了长达二三十年的考古发掘。

上图为开封龙亭(旧皇宫遗址重建)

最终,考古专家们总共在开封城下发现了六座被掩埋的地下城,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城,金朝的汴京城,明朝的开封城和清朝开封城。

这些古城,应该都是因为黄河泛滥被淹没掩埋的。因为每次掩埋都不深,所以,开封城的屡次重建都是在旧城的城址之上进行,这就保证了开封城虽然屡次重建,但是中轴线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开封被称为八朝古都,在这里建都的朝代分别是夏朝、战国时魏国、五代中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北宋和金朝(副都)。

夏朝曾建都于此,应该是因为这里有河流有平原,比较适宜农耕的发展。开封区域发现了多处古人类活动遗址,而距离有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也并不远,该遗址大概距今7500年上下。

战国时魏国的国都原本在安邑(山西夏县)也曾是夏朝的国都,后来魏国为了争霸中原,迁都到了大梁。因为齐、楚两国相对秦、赵是大而不强。

开封在之后被作为都城,主要集中在五代、北宋和后金一个连续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除了“五胡乱华”之外,中国北方另外一个最黑暗的时期,这时候的皇帝都不敢自称自己多富有,而迁都是要花费大量钱财的,所以,能省还是就省了吧。五代,这是皇帝都穷的一个时代。

上图为开封龙亭夜景

五代起始于唐灭亡之后的后梁,后梁的开国皇帝是朱温。唐朝廷曾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所以开封是朱温的大本营所在地。而黄巢起义军又将唐都长安大肆破坏,朱温于是拆掉了长安的建筑,并焚毁了长安城。长安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成为都城。

而唐朝的副都洛阳,朱温将唐朝的两位末代皇帝安排在了那里,所以,朱温选择建都在自己的大本营开封。五代中,只有后唐,宣布自己是继承唐朝的正统,选择了唐朝末代皇帝的都城洛阳为自己的都城。而后晋则是通过联合契丹灭了后唐,燕云十六周从此落入契丹之手,后晋君主应该对唐朝、后唐心存阴影,所以,跑回了开封定都。其后的后汉、后周、北宋也都因循旧都,直接在开封定都了。而金国,只是将开封作为几大都城之一,以便于统治中原地区。

而自辽金开始,历经元、明、清,都城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了,这就是旧都的潜在影响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