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到什么程度最容易发生并发症,有什么数据标准吗?

如题所述

血糖的不断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方法要合理,发现血糖升高及时用药很关键,另外,还要通过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来保持血糖稳定。

很多人都担心血糖升高,会导致并发症出现,但是患者并发症是否会出现和许多因素均有关系,要综合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旦有并发症出现的趋势,要通过积极改善的方式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那么,想要了解血糖高到多少会出现并发症,哪些问题要弄清楚呢?

1、血压血脂的变化

要了解并发症是否会出现,可以结合其他重要的指标来判断。因为血糖高的人不单纯只是血液中糖分含量多,还可能会因为高血糖影响导致血压,血脂水平出现变化,增加疾病的患病风险,这也是并发症容易出现的原因。

因此,在判断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血压、血脂等水平来了解,如果这些指标也明显的变化,没有在正常范围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就明显增高。

2、血糖值变化

糖尿病患者要了解并发症是否出现,还可以通过血糖值的变化来看。空腹状态下血糖高于7mmol/l,餐后的血糖在11.1mmol/l以上,加上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说明血糖没有合理控制,身体的代谢已经出现了紊乱。

这种情况发展成并发症的概率高,会对其他脏器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有这些血糖值明显的变化还需警惕并发症。

3、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可以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值,来判断并发症是否容易出现,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值能够反应身体一段时间血糖的平均水平。

如果这个数值超过了8.5%,说明血糖没有很好的控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大,而且可能并发症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一旦有这种情况,应该通过积极治疗进行控制。

4、血糖的波动幅度

通过血糖的波动变化,也可以判断并发症什么时候会出现,因为很多人没有重视血糖的稳定控制,血糖值频繁的波动,餐前餐后的血糖相差较大。

如果差距在2.2mmol/l以上或者一天中最高的血糖,跟最低血糖相差达到了4.4mmol/l,都说明糖尿病并发症更容易出现,没有很好稳定控制血糖。有这种情况存在,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治疗疾病,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血糖波动的幅度小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1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相信这是很多糖友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是因为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容易让各部位受到损伤。有些糖友就要问了,那究竟高血糖到什么程度会发生并发症呢,有没有具体的数值可以参考?

首先要了解,糖尿病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常与应激状态有关系,通常当血糖达到16.7mmol/L,突发急性并发症的概率就很高。而慢性并发症是因为机体长时间高血糖有关,和短时间的高血糖关系不大。

因此,关于糖尿病并发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血糖高不见得一定患上并发症,要看高多少年,高到什么程度。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人在应激或饥饿的时候,会调用体内的血糖吸收来补充能量。可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受损,不能及时分泌出足量的胰岛素,血糖利用不充分,机体转为消耗脂肪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会产出大量的酮体,大量存积在血液中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血糖值通常会在16.7-33.3mmol/L,更有甚者会达到55mmol/L以上,出现恶心、脱水、头痛等症状。

高血糖高渗透昏迷

当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外伤、感染、急性炎症、糖分摄入过量、过度兴奋或悲伤,胰岛素来不及处理血糖的合理利用,血糖迅速飙升。突如其来的高血糖,让血浆的渗透压迅速升高,细胞中的水分被大量析出。出现如体重减少、皮肤干燥、少尿、意识模糊以及昏迷症状,此时的血糖常高于33.3mmol/L,称为高血糖高渗透昏迷,会涉及生命安全。

因此要避免急性并发症,除了避免应激状态外,血糖值也不宜超过16.7mmol/L这个警戒线。

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长期处于血糖过高的状态,身体的各部分都会受到高血糖的侵蚀。积年累月,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概率会逐渐增高,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如果血糖能够控制在空腹3.89-6.1mmol/L,餐后两小时小于7.8mmol/L,那么患有并发症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3.糖化血红蛋白

如果糖友仅凭血糖值拿捏不准自己患上并发症的风险,建议到医院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够反映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正常值为4%-6%,若大于9%,那说明这两个月血糖持续偏高,患有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第2个回答  2021-01-30
血糖高到什么程度最容易发生并发症,有什么数据标准吗?

糖尿病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想知道答案就要知道高血糖是如何引起并发症的,从临床上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糖尿病发生的根源是机体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特别机体在遇到应激状态,比如突发外伤、烧烫伤、大悲大喜、摄入过量糖类食物等时,没有足够的胰岛素促进血糖的利用,血糖呈现急剧升高。

突然升高的血糖使血液的渗透压急剧升高,周围组织器官的细胞就像是泡在了高浓度的“糖水”中,细胞中的水分大量析出,细胞会脱水而变得“干涩”,正常生理活动发生障碍,特别是心脑等生命中枢功能发生紊乱,即会发生皮肤干燥、眼窝内陷、烦躁、嗜睡、定向力障碍、昏迷等表现,此时血糖常高于33.3mmol/L,称为糖尿病高渗昏迷,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即便救治成功,因脑细胞等受损严重,愈后较差。

第二,糖尿病在应激状态或极度饥饿等情况下,机体反射性地动用机体贮存的血糖使血糖快速升高,但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能及时增加分泌,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机体处于能量供应不足状态,便会大量分解脂肪补充能量。

在脂肪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酮体是酸性物质,大量蓄积在血液中,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此时血糖常在16.7~33.3mmol/L,有时可达33.3~55.5mmol/L,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嗜睡、昏迷等表现,继而可因脑缺氧、脱水而导致机体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称为酮症酸中毒。

餐后2小时血糖怎样才算达标呢?

1.中青年及病情较轻的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严格控制在4.4~7.8mmol/L。

2.孕妇糖友

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餐前餐后血糖波动指三次餐后与餐前血糖之差的平均值,这个值最好控制在2.2mmol/L以内。日间血糖波动指一天中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而这个值则不要超过4.4mmol/L。

研究证实,血糖频繁波动过大,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糖友们控制血糖不仅要关注血糖高不高,还要关注血糖的波动幅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膳食是控制、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选择升糖速度慢的食物。

第3个回答  2021-01-13

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想知道答案就要知道高血糖是如何引起并发症的,从临床上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糖尿病发生的根源是机体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特别机体在遇到应激状态,比如突发外伤、烧烫伤、大悲大喜、摄入过量糖类食物等时,没有足够的胰岛素促进血糖的利用,血糖呈现急剧升高。

突然升高的血糖使血液的渗透压急剧升高,周围组织器官的细胞就像是泡在了高浓度的“糖水”中,细胞中的水分大量析出,细胞会脱水而变得“干涩”,正常生理活动发生障碍,特别是心脑等生命中枢功能发生紊乱,即会发生皮肤干燥、眼窝内陷、烦躁、嗜睡、定向力障碍、昏迷等表现,此时血糖常高于33.3mmol/L,称为糖尿病高渗昏迷,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即便救治成功,因脑细胞等受损严重,愈后较差。

第二,糖尿病在应激状态或极度饥饿等情况下,机体反射性地动用机体贮存的血糖使血糖快速升高,但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能及时增加分泌,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机体处于能量供应不足状态,便会大量分解脂肪补充能量。

在脂肪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酮体是酸性物质,大量蓄积在血液中,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此时血糖常在16.7~33.3mmol/L,有时可达33.3~55.5mmol/L,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嗜睡、昏迷等表现,继而可因脑缺氧、脱水而导致机体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称为酮症酸中毒。

第三,长期血糖升高,类似腌制糖蒜一样,血管首当其冲会受到高血糖的侵蚀。临床上制定的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而小于11.1mmol/L即处于糖尿病前期,表明血管已经受到了损伤,只不过损伤程度较轻,需要对血糖进行干预;当这两个血糖超过了糖尿病前期的上限,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是必须要进行治疗的。

当血管受到高血糖的损伤后,血管内皮即会变的凹凸不平或有破损,给血液中脂肪物质的沉积创造了条件,当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即会像伤口化脓感染一样引起炎性反应,形成像粥一样的物质取代血管的正常结构,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严重时发生血管堵塞破裂而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的发生。可以说,大多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即起源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

综上所述,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即为并发症的发生带来了隐患,在此基础上综合其它因素比如血压、血脂的高低,血管损伤的进程及程度会有所不同,积累到一定程度器官便会发生不可逆的病变。

第4个回答  2021-01-12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而糖尿病并发症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血糖长期失控造成的。那么问题来了,血糖高到多少会出现并发症呢?很多糖友也留言咨询这个问题,所以就简单介绍一下。说起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对于急性并发症,有一个明确的血糖值——16.7mmol/L!当血糖值超过16.7mmol/L,机体对血糖的利用远远不足,这时身体就在一个崩溃的边缘,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糖尿病等急性并发症。所以对于经常高血糖的人来说,一定要做好监测。

.

而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等,是长年累月的高血糖造成的,通常会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对于刚刚确诊的糖尿病,不用太过担心,能控制好血糖,定期进行检查,能有效避免或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如果想评估自己的慢性并发症风险有多大,可以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能比较稳定地反应出过去3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控制水平。如果超过8.5%,则属于血糖控制较差,这样下去,患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就比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建议糖友们把糖化控制在7%以下!如果可以控制在6.5%以下,就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建议糖友们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的糖友可以半年检查一次。

二、餐后血糖

据流行病数据表明,2型糖尿病人中有80%以上的糖友伴有餐后高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是多种并发症的“幕后黑手”!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发病和死亡的独立高危因素,是诱发心脏病、脑溢血、心肌梗死等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诱因!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大血管病变!

.

餐后2小时血糖怎样才算达标呢?

1.中青年及病情较轻的糖友

餐后2小时血糖严格控制在4.4~7.8mmol/L。

2.孕妇糖友

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3.老年或并发症较重的糖友

老年人控制标准可适当放松,餐后2小时血糖在4.4~10mmol/L就可以了;如果合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血糖控制目标值还可再宽松一些。

血糖控制标准因人而异。需要警醒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若超过11.1mmol/L,则易发生糖尿病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

三、血糖波动

餐前餐后血糖波动指三次餐后与餐前血糖之差的平均值,这个值最好控制在2.2mmol/L以内。日间血糖波动指一天中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而这个值则不要超过4.4mmol/L

研究证实,血糖频繁波动过大,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糖友们控制血糖不仅要关注血糖高不高,还要关注血糖的波动幅度。

.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膳食是控制、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选择升糖速度慢的食物。

在此奉上糖尿病膳食口诀,希望对糖友们有所帮助。

一是指每日一袋牛奶;

二是指每日250克左右的主食;

三是指每日3~4份高蛋白食品,即每天1~1.2克/千克体重;

四是指4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是每日500克的蔬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