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进行小组合作

如题所述

一 、定位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参与示范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没有,要求他们在大脑建立合作学习的概念。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示范。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制一个长方体学具,再让学生动手感知长方体的表面积,每个面的面积,再动手做一做,每组把长方体剪开,让几位同学上台示范。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如:要听从组长安排,要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小组讨论要有次序且轻声细语;听别人发言要专心耐心;如有疑问,请人解释要有礼貌。

  二、选拔培养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有名无实。学生盲目行动,迟疑不动,没有合作意识,而且小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课堂纪律很差,教学事倍功半。所以,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思维好、语言表达能力强、操作能力强、表现欲强的学生当学习小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⑴督促组长积极主动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⑵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效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⑶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掌声和竖拇指鼓励;当意见分歧时,组长应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请他说出理由;当课堂冷场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⑷指导组长在讨论中收集组员好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并及时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三、恰当的时机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小组讨论,要有选择,时机成熟时进行讨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情况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与人配合的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开发性题目的教学中,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周全时,采用合作交流,学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朗诵、合作表演、合作竞赛、合作调查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互赖,即指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和个人融为一体时,才会有智慧的火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