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诗有哪些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如题所述

1.【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在屋内抬头望月的情景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表达的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5.【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主要表达出诗人因仕途不得意,心中所蕴含的孤寂忧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李白的诗歌主要有三方面的艺术魅力:
第一,壮阔奇丽、声色俱备的画面。李白的山水诗、抒情诗往往一开篇便有天风海浪铺天盖地而来,仿佛飞龙腾空,暴雨骤至,境界雄浑,气象万千。如写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写长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如写蜀道,“咿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幅幅生动的惊险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其镜,惊险万分,能达到很好的共鸣效果。
第二,动荡开阖的情感潮涌。李白的诗歌充满着磅礴喷发的情感潮涌,且他的情感即使在同一篇作品中,也不是沿着直线一直走下去的,而是曲折绕回,跌宕起伏的。如他写《将进酒》,先是“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又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可见其情感在整篇文章中并不是平淡无奇的,而是峰回路转的。
第三,多姿多彩的艺术境界。李白的诗歌主要以雄豪、飘逸为主,但也不乏清新细腻、委婉含蓄之作。如《越中贤古》中,面对越王宫,从宫女满春殿到“惟有鹧鸪飞”写出了宫女的深切沧桑感,将宫女那种无奈的心理描写得深入细腻,诗情味很浓,再如《听黄鹤楼吹笛》中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那种贬谪之忧,使人耳闻目睹,触物伤情,顿觉诗情韵味十足,余味无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0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者以丰富、奇特的想象,一波三折地描写明月、身影与自己“成三人”的情况,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受人排斥的孤独与郁愤。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第3个回答  2021-04-10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者以丰富、奇特的想象,一波三折地描写明月、身影与自己“成三人”的情况,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受人排斥的孤独与郁愤。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第4个回答  2021-04-10
一:《静夜思》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二:《赠汪伦》
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三:《宣州谢眺楼送别》
表达了对前途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