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怎么上学

如题所述

对于近学龄的孩子,家长要先对孩子进行融合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以及融合方式。适龄的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如果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顺利进入普校就读:

(1)具备基础的融合技能

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能独立就餐、如厕,有一定的安坐能力,可以遵守简单的课堂指令、集体规则,能保持情绪稳定,控制自己的行为,基本没有明显的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便勉强进入普通学校,不仅会影响普通孩子正常上课或直接被学校拒收,根本的问题在于孩子本身无法从融合环境中获得成长和学习。自闭症孩子强行进入一个与自身能力不相符的环境,给家长、老师和孩子带来的挑战过多,一方面会难以长期坚持,另一方面则是失去融合的意义。

(2)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

自闭症孩子能选择的学校包括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具体选择哪一种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慎重选择。家长要综合孩子的能力水平、学校的融合政策、是否允许陪读、特教资源是否充足、距离家庭远近等多面的因素,融合环境不仅要适合孩子,还应该要方便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决定自闭症孩子能否上学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于家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提前为孩子做好能力储备。上学并不仅仅是让自闭症孩子可以坐到班级教室里就行,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即模仿、跟随、指令服从等,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在融合环境中得到锻炼。因此,家长在早期的居家干预中,就要注重对一些上学前备能力进行培养。

除能力训练以外,家长在自闭症孩子的上学问题上,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第一,正确看待普校和特校的优缺点。

对于自闭症孩子个体来说,上普校和特校各有利弊,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普通学校的环境和课程设置,让自闭症孩子跟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可以充分锻炼他们的社交和环境适应能力,但对孩子的能力要求也更高,相对而言,特校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孩子要更为友好。部分家长要纠正“唯普校不上”“孩子上了特校就完了”这类错误观念,客观看待普校和特校各自的优势。

第二,提前了解入学要求。

普校和特校对自闭症孩子都有相关的接收措施和就读要求,家长要提前了解,做好功课,通过实地探访和校方进行沟通交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参考其他谱系或普通孩子家长的意见,对各个学校的融合政策和特教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选择学校时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第三,评估孩子的能力。

认清孩子的实际能力,评估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程度,结合家庭能提供支持的力度,比如能否陪读等,为孩子匹配适合的学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目前到了孩子入学你爱年轻,对自闭症的孩子来说,建议最好退出一年入学,毕竟和同龄孩子相比,自闭症的孩子发育比较慢,有的即使7岁了,但还不具备起诉孩子的水平,建议最好让孩子推迟一年入学,这样缩小和同龄孩子之间的水平,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第2个回答  2023-06-08
[一]课堂规则:
能够区辩上下课铃声,能够懂得上下课礼仪
,能够待在指定区域,能够关注主要人物或者跟随指示,集体指令的跟随,集体技能,关注同伴、模仿同伴的能力
[二]适应新环境
小学布局和幼儿园不一样,所以孩子对于小学环境会有陌生感。因此,我们需要把与孩子息息相关的场景罗列出来,比如:校门、教室、楼梯、饮水处、卫生间等,最好可以实景拍照,让孩子提前熟悉。
[三]自理能力
能自己喝水,完成上厕所的全部流程,能独立洗手,能自己穿/脱衣服,可以自己处理个人及相关环境的卫生。能够保管个人物品,能按照秩序完成进餐。
[四]安全意识
孩子是否有安全规则意识,能够保护自己,放学后,能够清楚跟谁离开。
[五]学习技能
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能自我介绍,能认识简单的汉字,拼音。能够跟上教学内容。
[六]语言能力
能有呼名反应,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主动表达需求
[七]社交互动技能
能关注他人或者他们从事的活动,能够交换,分享,轮流,等待,借东西。能够模仿同伴,能够配合他人完成互动,能够主动加入互动。
第3个回答  2022-08-05
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对集体环境的适应性,要到普校上课,首先孩子要具备在集体环境种的适应性,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集体环境中能做到安坐,能听懂集体指令等。孩子上普校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