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哪些?

如题所述

防治

公园、停车场、运动场等设计相对低一点,暴雨时雨水暂时存在这里,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交通。

市区内建设绿地,充分发挥绿地渗水功能,进行雨水量平衡,实现防灾减灾的作用。

建设暂时储水的调节池,降雨时收容过量雨水,雨后可进行二次排水。

建立多层监管体系:

1、设计行业需依照规范做事,规范必须严谨且有前瞻性,“有远虑则无近忧”;

2、加强市场监管,既要保障投资走向和可持续性,又要确定保险公司的责任;

3、制定配套法律和有约束力的城市规划,落实财政投入,设定建设和改善的时间表,如此可以依法依规划行政问责,取得实效。

 采取工程措施:

1、 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2、 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3、 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4、 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5、 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非工程措施:

1、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来建立模型来评估风险

2、适当增大设计参数:应增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3、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4、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

5、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

成因

1、水域变成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侵占了河川、护城河、湖泊等水域,加上城区面积扩大,导致城市下水道大量的雨水涌向仅存的水域,积水不能及时排走,甚至倒灌回地面,造成内涝。

2、排水系统不完善

某些城市的排水系统比较落后,或维护不善,导致内涝。

3、城市地面硬化

城市化过程中,大面积的地面被沥青(柏油路)或水泥所覆盖,导致雨水无法下渗,不仅增加排水系统与自然水域的排水负担,还导致地下水水位偏低。有时由于硬底化,即使郊区雨量大于城区,发生水浸的仍然是城区。

4、管理缺位

政府部门注重“形象工程”而忽视埋在地下的排水系统,导致内涝问题得不到解决。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城市内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4

根据广西最近印发的《广西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重点工作)部分如下:

(一)加快推进系统化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编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及时编制或修编城市防洪、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主要目标与指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落实具体项目,并做好与各相关规划的衔接。

(二)实施河湖水系和生态空间治理与修复。以区域流域为单元,保护与修复山体、水体、林草、耕地、湿地、植被、沙滩等,保留天然的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本底的径流控制作用。合理开展河道、湖塘、排洪沟、道路边沟等整治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与城市管网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根据河流河势、岸坡地质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河流护岸工程,合理选取护岸工程结构型式,有效控制河岸坍塌。

(三)实施并优化城市排涝通道提升工程。结合地形地貌、用地布局、竖向高程以及行政区划管理等要求,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方式,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科学划定排水分区,合理优化排水出路。通过提高硬化地面中可渗透面积比例,因地制宜使用透水性铺装,增加下沉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等软性透水地面,建设绿色屋顶、旱溪、干湿塘等滞水渗水设施,断接建筑雨落管,提高城市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

(四)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改造。各城市要全面排查城区重要易涝积水点,认真分析内涝原因,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措施、开竣工时间和投资规模等,加快完成建档造册,系统整治易涝积水点。优先解决居住区积水内涝问题。积极应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应用等技术系统,开展城市地下设施(含地下建筑、管线等)三维测绘。

全文链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

广西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有哪些?如何编制城市防洪/行洪评价?广西中创公司是一家城市内涝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可编制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行洪评价、水资源论证等水利类评价或专项规划,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我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2

比如说修建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让内涝积水自行渗透地下,流入河流,或者在路面易涝地区建设积水监测预警系统,一旦发生内涝,通过信息化技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及时指挥调度预警,也可以缓解内涝带来的损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