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升自身精神修养

精神类

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列宁曾经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我国儒家倡导的“内省”、“自讼”、“吾日三省吾身”之类,虽可借鉴,但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收效甚微,正如明朝的黄馆所说:“历数十年犹未足以纯德明道”。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许多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改革、开放前进道路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在平时,大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中,都包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象、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的比赛等。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修养。马克思曾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注)说明人象照镜子那样,要从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特别是一个健康的集体,对于培养一个人优良思想品德影响更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四)掌握批评的武器,发扬“慎独”精神
思想品德修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即正确认识自己有那些长处,有那些短处,有那些优点,有那些缺点。优、缺、长、短对一个人来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发扬优点,不断克服缺点。也就是说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象扫把一样,经常打扫灰尘才能清除;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则应抱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指出。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进行反省。在我们大学生中,一些同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乐于别人指正,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修养贵在自觉,应提倡“慎独”精神。“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原话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精神从防微杜渐,培养自觉自我改造精神来说是可贵的,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的表现。
(五)思想品德修养同学习遵守校纪、校规相结合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大学生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
思想品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很下功夫。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懂得礼貌待人。内在修养提高的表现就是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这就需要懂得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把自己的修养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别人看得到自己的内在修养。对待别人的时候要足够礼貌,这样才能让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自己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02
心胸开阔。一个修养高的人心胸是非常开阔的,能包容万物的一切,能不因外界的一些小改变而让内心浮躁,这使得内心能真正做到平静。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想让自己用广大的胸怀去包容万千的世界,那么就需要有一个高修养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

03
乐于助人。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对于修养高的人来说,都会很喜欢帮助别人的。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及时伸出手来帮助别人的话,也许他就能度过难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修养高的人会想方设法去帮助这些人,因此想提高修养,那么先学会乐于助人。

04
保持一个好的仪态。有内涵和修养的人都是很注重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给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因此要先保持好自己的体态,这样才能让别人由外到里知道你的涵养。一个好的仪态从头到脚的打扮是非常需要自己多花点心思的,虽然不需要用很华丽的衣服来装饰最基本的干净整洁也是要有的。
第2个回答  2019-04-03
1学习榜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多与个人修养好的人交往,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2名师指导
中国古代有名师孔子,通过儒家学说的学习学生大多彬彬有礼,又或者老子的道德经,可见如果有名师指点个人修养也是能有效提升的。
3潜移默化
通过读书特别是通过提高正规学历,用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的改造自己,间接达到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
4环境熏陶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证明环境也是非常重要,要提高个人修养保证环境的优雅性也是必需的,例如在高校、学校或者相关文化场所人们的修养就相对高一些。
5高雅兴趣
业余时间读书(修养类),学习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围棋、茶道、国画等等比较高雅的兴趣来充实自己生活,能有效提高个人兴趣情趣修养。
6管理约束
在学校、单位或者社会,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法律约束人们的行动,这种管理能被动提高人们的个人修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03
想要提升自身精神修养,就要多读书,学一项艺术,或者绘画,或者音乐,当然骑术,插花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提升精神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不要焦急,静下心慢慢来,写写字不要让自己那么浮躁,相信有一天你会表现的越来越棒的!
第4个回答  2019-04-03
你想要高大上 还是泥土深渊。思想家或者哲学家,像莫言 偏向 乡土,像尼采 就是 谁将声震人间,必久于深自缄默,什么方式都有。 所谓精神修养,我觉得就是 从浅薄 深思自身 与外在世界。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就是类似评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入选的有屠呦呦 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 马丁路德金 球王贝利,忘记视频名字了,你看到的是,当爱因斯坦站在台上演讲,完全不为名利,站在巅峰却可蔼可亲。 可以想象的是,一个站在精神巅峰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只有纯粹科学的激情 比赛的激情 追逐自由的激情,毫无 世人所谓 矫揉造作追求成功的名利心。
所以,怎么提升自身修养,深自缄默,深深自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