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第一位: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人,唐初宰相,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 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辅佐高宗李治即位,因不支持高宗立武则天为后与武后结怨。后遭许敬宗诬陷谋反,削爵流放黔州,不久后被迫自缢身亡,其宗族皆被流放为奴。
第二位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不得李世民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第三位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因病去世年仅46岁,还没有享受到荣誉。
第四位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后因病去世年仅63岁。
第五位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因其子房遗爱参与高阳公主谋反被诛,宗族皆被流放。
第六位高士廉
高俭(575年-647年),字士廉,唐初宰相,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后病死。
第七位尉迟敬德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因议论军功打伤某宗室将领。晚年闭门不出,炼制丹药自服,最终得享天年。
第八位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其人善于明哲保身,故而终生无大患。
第九位萧瑀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唐朝宰相,从小以讲孝道闻名天下,而且能够善于学习和书写,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贞观二十二年,萧瑀病死,年七十四。追答

第十位段志玄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 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时,段志玄拒绝太子李建成的引诱,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后病死。
第十一位刘弘基
刘弘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后随李世民征战,讨伐薛举,大败宋金刚,平定刘黑闼,进封任国公。后病死。
第十二位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高祖起兵入关,屈突通坚守潼关,兵败被俘,后降唐。后病死。
第十三位殷开山
殷峤在隋朝时就已出仕,担任太谷县长。殷峤在担任太谷县长期间,很有政绩,因此获得好名声。后成为辅佐李氏父子的一名干将,参预谋略,当作心腹,因多次历有军功被拜任为光禄大夫。他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病死在李世民征伐刘黑闼的路上。
第十四位蔡绍
蔡绍唐初大将,娶太祖女平阳绍公主为妻。后病死。
第十五位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唐朝初年外戚、将领,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秦州刺史长孙澄之孙,文德皇后长孙氏的族叔。在玄武门之变中与秦叔宝等征讨李建成余党。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第十六位张亮
张亮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太宗命马周调查此事,证据确凿,定为死罪,于长安西市处斩。
第十七位侯集君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在太子斗争中试图杀李世民,事泄被杀。
第十八位张公瑾
张公瑾后在徐世绩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年仅三十九病死。
第十九位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高宗时出征西突厥,因逗留不进,不努力追敌,纵容副官杀降揽财,死罪可免,罢黜官职,77岁病逝家中。
第二十位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后病故。
第二

第二十位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后病故。
第二十一位刘政会
刘政会率兵投靠李渊麾下,被派至太原。唐朝建立后,他奉命留守太原,经营后方。后病故。
第二十二位唐俭
唐俭唐朝大臣,北齐尚书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唐俭参与谋划。因怠于政事贬官,高宗显庆元年病故。
第二十三位李勣
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灭高句丽之后次年病逝。
第二十四位秦琼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名将。投唐后随李世民 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病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1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