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4K和伪4K有什么差别,什么是真4K、什么是假4K?

如题所述

目前来说 , 存在一个比较无耻的现象, 那就是很多国产厂家, 把那个 RGBW + 半像素的 1080p, 当做 4k 来卖。 这是因为, 我国的 4k 标准有漏洞,只标明了分辨率 3840x2160,是什么分辨率,却没说。  那个 " 假 4K" 面板, 他的实际物理分辨率 是 7680x2160;但是问题在于, 这是半像素技术面板, 不是两个像素, 所以实际上真正有效的物理像素 只有 7680x1080。 它为什么说是 4k 呢 ? 因为这里借鉴了 YUV 视频规范的说法。 这是最无耻的一点。 R G B 三色像素,合成一个亮度通道像素,W,本身就是一个亮度通道像素 , 这种面板, 他的理论亮度通道分辨率是 3840x1080,当然按照国内的半像素也是像素的谬论,就是 3840x2160 的亮度通道分辨率。完全符合我国所谓的 4K 标准 / 规范。  不过呢,对于彩色面板,只有 RGB 是有效的彩色像素。 所以这块面板还是 1920x1080 的。这个技术其实就是夏普那个贵丽泷 + 的同类技术, 只不过夏普厚道,说是 1080p。其实本身也就是 1080p。而国产厂商则钻空子,换成 W 子像素后,大呼 4K(亮度)分辨率 ! 其实很多低价国 4K 产电视都是假 4k。这个就不点名了。  这种所谓的 "4k",在日本是不能叫做 "4k" 的,它还是 1080p 面板,因为日本规范是彩色完全分辨率达到 3840x2160 以上。而中国只写了 分辨率 3840x2160, 大有空子可钻。这种假 " 假 4K",按照物理分辨率来计算,其实是 RGB1080p 面板的精细版,当然,从性能上,也是改良版。  至于 " 半像素 " 技术,这个高级一点的面板还是有的,所以不必说有什么提升,和传统的带半像素的比较高级的 RGB 面板相比,在这方面无差距。  它本身相对 RGB 真正具有的最大的优势是弱色的动态响应时间更快,以及弱色的细节表现力能够增强。这个技术是针对液晶这种有虑光效应的东西而言的,对于自发光设备用处不大。甚至有副作用,出现严重反效果。  总的来说,这是个好技术,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用错了。做成了 " 假 4K"。我们现在的 LCD 面板,他们对应的驱动,还有输入信号。都是 RGB 的。这 使用的是调色法,也就是 RGB 三原色混光法。  还有一种,直接利用 YUV 进行处理后能直接输出的,是增色法。增色法,其实很容易理解。 打开 ps 软件看里面的色彩取样, 就有灰度和色彩分开的参数。 增色法就是提取 Y 通道信号,给 W 像素显示亮度通道,再用 YUV2RGB -(减)Y 编译成的 RGB 增色信号输出到 RGB 像素里,给灰阶上色。  这个方法现在还没有实现,只是理论上的东西。 因为软件处理复杂度略大, 而且 RGBW 只对液晶有改善,对于三原色自发光的那种 OLED,完全没有多大作用。反而容易出现副作用。 而对于 LCD 来说,灰阶变化,在 RGBW 里能够是 W 单一的变化,而不是 RGB 三色像素的变化,无疑降低了灰阶和弱色的动态响应时间。 而且也能通过增色法提高弱色的细节,降低 LCD 虑光效应带来的影响。  不过实现难度较大,但是还是比较可行的一种好技术。  RGBW 技术用来做假 4K,真是最令人感到难过的事;简直就是叫一个物理学家去耕田; 糟蹋了技术,教坏了后来人。RGBW 这是一种理想的 LCD 改良技术; 不过现在完全糟蹋败坏了。完全搞错了方向。买电视的时候最好去卖场亲自测试下,测试方法很简单直接去4K家园(4kjia.com)下载4K电视4K视频测试片,这种基本都是真4K视频,而且是专门拿来测试4K电视的,下载一部下载拷贝下来插到卖场电视机上面播放测试就好了,能正常播放就是真4K电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