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为什么出不了顶尖后卫?

如题所述

中国运动员可以被视为个人。 这个运动是针对这个国家的,我不反对,但运动员应该被允许从中受益。 他应该能够决定在哪里打球以及如何成为更好的运动员。 如果玩家想要穿与队伍其他人不同的鞋子,他应该能够这样做。 即使耐克赞助了国家队,我仍然会在2003年亚洲锦标赛上穿Reebok。

巴特尔和另一名球员与阿迪有合同,但他们仍然在国家队中穿耐克。 我希望成为第一个不这样做的球员,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身后的球员。 如果我不这样做,他们会经常对所有球员说,“姚明没穿自己的鞋,为什么可以?” 如果我不这样做,鞋业公司将不会与球员签约,他们只想与球队签约。。 但如果我成功了,也许他们不仅会在明星球员身上花钱,还希望替补队员穿上他们的球鞋。 我不需要钱,但我身后的其他球员可能需要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3

打篮球一般选择高个子,身高一般应该都在一米九零以上。少于这个个子,省级球队也进不去。而中国人的身材一般比外国人要矮,一旦达到一米九以上,在国内已经属于高个,但是灵活性又受到了限制。顶尖后卫主要靠的就是灵活性和脑子灵活。之所以我们国家顶级后卫人选很少。外国人比较凶悍,中国的比较瘦小,在身体方面就没有站优势所以才没有出顶尖后卫

对比性外国人比较有自信些,而中国人更多的是焦虑

第2个回答  2019-08-13
国内球员短板最大的一二号位,也是球员身高在国内基数最大占比的,175到190之间,考虑到骨龄偏差,加上改年龄,后天发育,还有省份之间的差异,加上体制关系,可以说这一块恰恰是人才选拔是选材面最窄的,普通身高的人要和比自己更高的年纪更大的竞争,进入不了体制,没有专业训练,没有高水平比赛可打,这么多年来,大多数后卫应该都是一直都是在少数人中选拔。

记得以前看过吕小明和赵继伟的访谈,都提到过小个生存的困难,还有父亲的支持,如果家里不是体二代或者能找得到门路,一般人在测骨龄这一块就被刷了下去,想想胡金秋和韩德君,在2米以上的身高段,我国基本把所有能抓到手的资源都一网打尽了,基本两米以上的稍微有点运动能力的孩子都有过被推荐或是各个体校教练找上了门,想想苏伟,当年把划桨一扔自己跑到了宏远报名,换做一般人能收吗,俱乐部和体校给了他们更大的耐心和资源。

本人广西的,说到苏伟想到了当年广西省队的解散,朱芳雨被推荐到了宏远,其他队友再无音讯,季乐 王勇 许钟豪,这些球员都是当年那批,广西已经没有了体校,也很多年没出过cba球员了,在现有体制面前,大层面的选拔上广西已经没有存在感了,两广地区其实人种差不多,很多小个爆发力敏捷性都不错,民间篮球氛围也不错,但是在顶尖球员这块,广西和广东没得比。

吴悠的访谈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他说到了以前家里人不支持打球,后来跟随八一队试训的时候已经21岁,过了练球的黄金年龄,吴悠的家庭背景强过大多数人,有钱有路但是家里不支持的尚且如此,想想大多数没有体校没有俱乐部的省份的普通人家甚至农村小孩。最近很火的矣进宏钟显超运动天赋应该好于cba大多数人,从没进行过专业训练也没有高水平比赛可打能达到这种程度,如果是从小进行专业训练上限会是怎么样。

现在热爱打篮球的人越来越多,小孩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很多家庭也更支持了,姚主席也做出了很多改革,毕竟我们国家站起来也没过去多久,篮球水平要整体提升,要走的路还长。
第3个回答  2019-08-13
因为这跟天赋有关系,欧洲人打篮球天生就比亚洲人厉害,姚明入选NBA是因为他有身体天赋,他高,所以有优势,易建联和王治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将身体练扎实,在NBA也能有还不错的表现,但是后卫是硬伤,要有良好的视野和传球意识,还要有一定的阅读比赛的能力,还得有得分能力,所以能够入选NBA的后卫都是天才球员。
曾经有一个球员叫胡卫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控卫,没人有争议,他将身体和技术都练到了极致,在奥运会也有很强的表现,但是依然不能在NBA立足,所以不得不承认,欧洲人的天赋太强了!
第4个回答  2019-08-13
中国的医疗资源大家心里都有数,职业运动员是有医疗保障的,但是在成名之前呢?很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并不能够获得职业化的培育,很多篮球的好人才在打球时受伤,教练的做法就是喷个喷雾,只要不出大毛病就可以,这样也就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留下隐患,中国的很多运动员都是积小伤不重视到最后的伤病缠身选择退役,想当年宋涛,胡卫东都是因伤遗憾未能进入NBA。
总体来说,还是中美体制差太多,现在NBA也有很多白人球星,林书豪也是从美国体系成长出来的黄种人,中国的体系能够培养出一个姚明就很了不起了,中国现在虽然不差钱,但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是根除不了,澳大利亚的篮坛资金十分捉急,西蒙斯,博古特,德拉维多瓦都在NBA打得出色,大家觉得,中国为何出不了顶级锋线球员?身体素质是主要原因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