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大迁徙,铁路、民航部门是怎么做到的?

如题所述

1、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就是春运的意义所在,也是中国铁路人的奋斗目标。春运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千禧年,“孔雀东南飞”声势浩大,可国家铁路营业里程不足5.9万公里,平均时速不足57公里,每逢春运,“一票难求”成了民生痛点。即便有了票,逼仄的绿皮车里拥挤不堪,连卫生间常常都挤满了人,“走得了”是旅客的唯一期盼,也是铁路部门的最大焦虑。
2、近十几年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大规模推动铁路建设,使国家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9万公里,织出一张让群众集中从容出行的铁路网。特别是运行时速世界第一、发车频次世界第一的高铁网,显著提升了铁路运力,大幅缩短了旅途时间,使启程回家的日子有了更多选择。比如从北京到郑州,高峰期一天就有124趟车,快车、特快、动车、高铁一应俱全,为春运从“能走就行”升级到“走得称心”提供了有力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1
春运是全国人口流动最大的时候,一年一度的人类大迁徙,随着春运车票的开始发行,这就意味着,人类迁徙活动即将开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天大地大,都没有回家过年大,在外工作学习了一年的人们将在这几十天里陆续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且看铁路如何应对,首先严打“黄牛”,如今的“黄牛”无处不在,国内医院看病有黄牛挂号收费,商场购物有“黄牛”兜售购物卷。而在早前,为防止今年春节“黄牛”囤票、倒票,铁路部门12306网站推出手机双向认证,同时,加大网上监管力度,发动广大群众协助公安机关更好的打击倒卖火车票违法犯罪行为,让旅客都加入到打击“黄牛党”队伍,实行“网上追、网下剿、面上控、点上打”等举措,共同打击票贩子,让“黄牛”也知道今年冬天特别冷!

其次,春运大调图,从2016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图,在此次增开的列车中,动车组列车占了绝大多数。此次调图不仅增开多趟旅客列车,方便旅客出行,同时也充分考虑多趟列车的始发、终到时间,增加部分停靠车站,并压缩部门旅客列车的运行时间,使出行更快捷。线路选择多了,春运一票难求就不再那么难了,灵活选择线路,面对抢票难的车次上,可以选择换乘,虽可能回延长旅行时间,但至少能保证归家的路。
第2个回答  2021-03-21
对担负着全国人民出行希望的各类交通运输系统来说,春运能做点什么呢?除了把运量提升到极限水平,我想,就是要提升服务质量,让买到票的旅客高高兴兴地回家。而不是因为掌握了稀缺资源,就拿旅客不当回事,反正你不坐还有人坐,只要把票卖出去了钱拿到手了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万万不可有。一方面,因为国情决定了春运人口大迁徙的事实,作为公共服务的运输系统,有责任有义务提高服务质量,让旅客满意,这是企业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旅客的乘坐体验不会因为是“抢”来的就降低要求,在更多的淡季,不需要“抢”的时候,更愿意选择体验更好的出行方式,这就是关系到长远、关系到市场和形象的问题。

铁路运输虽然不是运输的绝对主力,但却每年都成为国人议论的焦点,不可否认,铁路通过近几年的深入改革,已经一改“铁老大”的形象,购票手段更加多样、预售期延长、提高乘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等等,都给铁路形象加分不少,但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那就是“黄牛党”。从责任上来说,“黄牛党”已经超出了铁路部门的管辖范围,应该由公安执法部门来除害,但人民群众不这样认为。其实,从铁路内部来说,全面实行实名制购票,理论上“黄牛党”没有可乘之机,但现实却是总会有人买到了二手的高价票,这既需要铁路部门在售票管理上进一步创新,但更需要政府的执法部门下大力气、下狠功夫,同时,也需要广大旅客群众自觉“排队”,坚决和“黄牛党”划清界限,维护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

春运,是一种无言的痛,更是一个爱的舞台和旅途,只有所有人共同努力,目的地才不会那么遥远。
第3个回答  2021-03-21
春运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大迁徙,铁路民航部门是通过有效筹划,提前安排,提前部署,一步一步做到的。
第4个回答  2021-03-21
对担负着全国人民出行希望的各类交通运输系统来说,春运能做点什么呢?除了把运量提升到极限水平,我想,就是要提升服务质量,让买到票的旅客高高兴兴地回家。而不是因为掌握了稀缺资源,就拿旅客不当回事,反正你不坐还有人坐,只要把票卖出去了钱拿到手了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万万不可有。一方面,因为国情决定了春运人口大迁徙的事实,作为公共服务的运输系统,有责任有义务提高服务质量,让旅客满意,这是企业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旅客的乘坐体验不会因为是“抢”来的就降低要求,在更多的淡季,不需要“抢”的时候,更愿意选择体验更好的出行方式,这就是关系到长远、关系到市场和形象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