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洋斩首案始末:男子求爱失败情绪崩溃,餐厅见面痛杀爱人,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喜欢的出现是梦幻与甜蜜的,可能是细水长流般的日久生情,也可能是怦然心动的一见钟情,遇到喜欢之后,便会有人去勇敢追爱,幸运的话,两情相悦终成眷属,不幸的话就是爱而不得由爱生恨。


2009年8月,22岁的杨欣提前前往美国,准备几天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报道,来之前通过同学介绍,联系到了在同一个学校就读博士的学长朱海洋,约定在学长家中借住几天,并于抵达美国当天由朱海洋接机。

朱海洋出生于1984年,自小聪明,经常获得奖学金,2001年考入上海海洋大学就读国际贸易专业,语言天赋极高,英语成绩非常好,曾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夺冠,大四保送本校研究生,攻下硕士学位后,马上又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与杨欣是美国校友,比杨欣早出国一年。


杨欣,北京人,家境殷实,性格爽快,高中毕业就前往加拿大读本科,在校时十分用功,仅用了两年便修完了大学所有课程,提前毕业。毕业后在加拿大工作一年多,边工作边考证,十分刻苦,2008年如愿入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


与杨欣认识后,朱海洋马上展开了追求,追求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始终没有得到杨欣的同意,但二人似乎一直保持着联系。

2009年1月的一个晚上,朱海洋和杨欣相约在学校内的一家餐厅内见面,两人各点了一杯咖啡,期间并不是进行交谈,悲剧从这一天开始。


当时餐厅内还有零星的顾客,据目击者称,二人相处过程中,并未见不快,也没有发生争执。

两人喝了一会儿之后,朱海洋突然掏出一把刀,猛烈地刺向杨欣,杨欣并未反应过来,也来不及躲闪,一切都发生得十分突然,很快杨欣便瘫倒在地,血流不止。


发生袭击后,马上便有目击者拨打了报警电话,眼见杨欣已经倒地,朱海洋并未逃离现场,反而开始拿刀割起杨欣的脖子,警方赶到时,被害人已经死亡,案发餐厅的地上满是鲜血,而此时的朱海洋正浑身是血地站起来,手中提着滴血的被害人头颅。


警方持械将凶犯朱海洋当场抓获,押送回警局拘留审问,并马上封锁了现场,在审讯过程中,朱海洋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由于他的认罪行为,他被免除了死刑,但牢狱之灾不可避免,案发十五个月之后,于2010年此案在美国弗州法院开庭审理,判处朱海洋终身监禁。


朱海洋虽承认了犯罪杀人,但对于具体的杀人原因,以及凶手与被害人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感情纠葛,朱海洋并未交代,亦或是警方未向公众披露。

案发后也引起了国内外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猜测,在服刑期间,朱海洋曾透露自己深爱杨欣,但从未讲述因何因爱生恨。


尽管朱海洋在狱中多次忏悔、道歉,但我们依旧可以看出他杀人时的愤怒,他的杀害是有预谋的,他带着刀具赴约,喝咖啡时丝毫不见异样,然后突然袭击,泄愤一般疯狂刺杀,被害人瘫软在地之后,他没有停止,而且直接斩首。


因何产生的深仇大恨,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从中能够汲取到的教训就是面对情感上的挫折,乃至各种挫折,都不应该冲动;而作为拒绝他人好意的一方,也应当同一时刻断绝与当事人的联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5
我认为凶手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凶手造成社会动荡,造成社会不良的影响非常令人不齿,所以一定要严惩凶手,还社会一个安定。
第2个回答  2021-03-05
我觉得这名男子非常愚蠢,而且冲动至极,天下何处无芳草,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他这样做,简直就是伤人伤己。
第3个回答  2021-03-05
我认为该男子真是心理变态,既然爱别人就要去成全别人,爱而不得也不能伤害别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