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大战三河

如题所述

太平军大战三河

1858年11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后,兵锋直抵庐州南面三河镇,准备攻取城池,而后担任即将到来的安徽巡抚一职。

陈玉成、李秀成、张乐行、龚得树、任化邦等骁将聚集10余万兵马,从庐州、金牛镇、白石山、桐城杀来,全面合围湘军。按理说,李续宾应该赶尽撤退,免得被“包饺子”,但他屡次拒绝部下建议,执意要进行决战,绝地反杀。

结果,10余万太平军、“捻军”将6000湘军老兵分割包围,激战2天2夜后,包括李续宾在内的6000精锐老兵全部阵亡,此为晚清史上著名的三河之战,6000湘军老兵大战10余万兵马,无异于以卵击石。

李续宾过于自信,只能吞下这苦果,陈玉成、李秀成则因此次战斗而名扬天下,成为新将星,说曾国藩是三河之战最大赢家,就很有必要来了解下湘军之情况,否则这问题无法说清,也没说服力。

湘军,顾名思义就是晚清时期的“湖南军队”,但只能说是以湖南为主,并不是说全部是湖南人,如塔齐布是旗人、多隆阿是旗人、鲍超是四川人、骆秉章还是广东人,此外,湘军也不是曾国藩一人的军队,大伙没有义务要听从他指挥、调动。

为何如此说呢?湘军是私人军队,是将官自己招募而来,而不是曾国藩送给,凭啥指挥别人呢?

湘军派系林立,曾国藩只是其一,麾下直属部队主要是两支:曾国荃“吉字营”、彭玉麟长江水师,其余力量不是很强大,可忽略不计。

骆秉章、胡林翼、罗泽南、江忠源等所编练的军队,并不归曾国藩管,且清朝也不给他这权力要知道,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摧毁前,清朝可是十分冷落曾国藩,只是想让他充当炮灰,连巡抚职都不给。从绝对隶属关系上来讲,九帅曾国荃“吉字营”,彭玉麟麾下长江水师,是曾国藩随时随地可以调动的。

那么,三河之战中,损失的这6000精锐老兵究竟是谁的呢?李续宾麾下湘军应该是8000,其中2000中途屯驻各地,6000兵马杀到三河镇郊外,从隶属关系上讲,李续宾麾下湘军是罗泽南的,也是第一支公开打出“湘军”而不是“湘勇”旗号的军队。

罗泽南编练湘军之时间要早于曾国藩,因两者是朋友关系,罗泽南才带兵前来协助,但曾国藩不能插手内部营官人选,这也是事实,1856年夏,罗泽南在武昌城下被韦俊击毙,所部由李续宾指挥,上司则是胡林翼、官文。

其实,罗泽南多数时间都是追随胡林翼混,在许多作战策略上也是支持胡林翼,两者组建成一个小集团,胡林翼,号称湘军“奶爸”,湘军之萧何,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统帅,军政能力碾压曾国藩,若不是英年早逝,主持近代洋务运动的肯定就是他。

也许晚清历史也就此改变。胡林翼是官场老手,在湖北巡抚任上能让湖广总督官文这满洲正白旗贵族服服帖帖;督抚同城办公,不但相安无事,还密切合作,这在清朝历史上都是罕见。

此外,胡林翼还精通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可谓是综合型人才,王闿运在《湘军志》中评价他:“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说他是中兴名臣之首,按照一些学者所言,胡林翼一直都听曾国藩的话;胡林翼主持军务时,都是按照曾国藩之旨意办事。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胡林翼对军队之控制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出现两个权力中心,他麾下的将士不可能听曾国藩。

胡林翼攻打武昌期间,石达开大军横扫江西,将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孤城,局势万分危急,曾国藩让胡林翼率军南下救援,且是联合江西巡抚文俊上奏咸丰:“救援江右之急,鄂省可暂缓”。

胡林翼呢?直接拒绝:“围攻武昌不可功败垂成”,追随胡林翼作战的罗泽南也表示:“湘勇撤去,则润之中丞之兵单面,不能独立于南岸,不特前功尽弃,其祸殆有不可知者”,完全支持胡林翼,也拒绝援助江西。

如此,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罗山想自立”,对其也是相当不满。此外,杨载福与彭玉麟争夺长江水师领导权,胡林翼直接调开彭玉麟,让其去江西鄱阳湖带兵。

曾国藩让亲信吴坤修协助胡林翼作战,却因所部纪律糟糕,胡林翼直接大骂:“此乃奸臣,不准入鄂”,将其赶回江西,压根就不给曾国藩面子。

后来,曾国藩复出时,想要李续宾追随自己,也是被拒绝,如此,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罗山想自立”,对其也是相当不满,此外,杨载福与彭玉麟争夺长江水师领导权,胡林翼直接调开彭玉麟,让其去江西鄱阳湖带兵。

曾国藩让亲信吴坤修协助胡林翼作战,却因所部纪律糟糕,胡林翼直接大骂:“此乃奸臣,不准入鄂”,将其赶回江西,压根就不给曾国藩面子, 后来,曾国藩复出时,想要李续宾追随自己,也是被拒绝。

多隆阿麾下万余马队也听从胡林翼调遣,所以,安庆会战时,主力还是胡林翼系,且会战是他来主持,而不是曾国藩,安庆会战后,胡林翼病逝,多隆阿被曾氏兄弟排挤出局,去了西北混,如此。

鲍超独木难支,也就只能听从曾氏号令了,所以,曾国藩才是三河之战的最大人生赢家,虽然他失去了弟弟曾国华,但却给曾氏部队(吉字营)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