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

“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7

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韩绰,我的老友,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取乐呢?

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唐·杜牧

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故事背景:杜牧在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21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唐·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原句的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第3个回答  2021-06-02
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韩绰,我的老友,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取乐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