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什么才是幸福

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幸福,自己却找不到幸福的感觉呢?是自己事事不顺还是自己太悲观了。真的希望自己躺下来就不要再醒了,那样什么事都不用再想了,对我来说也许那是最幸福的。

[编辑本段]幸福定律
一 幸福第一定律——幸福感都是暂时的 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不断地满足更多的渴求。 幸福的暂时性可以形象地用房子定理来理解,假如一个人渴求并拥有了一座新房子时,那么他就获得了这个幸福,但当他住进去三、五个月的时候,这座房子,在他心目中也就感觉不到再是新房子了,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幸福感了;同样、同时,假如一个人住进了一个他所不喜欢的旧房子,三、五个月后,在他的心目中,这所旧房子,也就感觉不到是旧房子了。也就是说,三、五个月后,他们在幸福的道路上,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简单地讲就是,新房子住习惯了,就感觉不出是新房子了;旧房子住习惯了,也就感觉不出是旧房子 二 幸福第二定律——幸福感的递减性及推论 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那么人们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时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推论 1 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因为幸福的递减性,我们进而可以进一步得知,当我们享受过一个幸福N次后,在一般情况下,这辈子,我们是再也享受不到这个幸福了。 推论 2 幸福资源的递减性 因为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有限性,所以,人们能享受的幸福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在递减、减少的。 三 幸福第三定律——人们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从幸福公式里我们可以知道,渴求度是与幸福感成正比的,所以,如果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那么人们的渴求度就会相应变大,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大。 渴求度越大,就是渴求的幸福越难被满足,但这样的渴求被满足时,人们所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喝水,在正常情况下,喝水是不会给人带来快乐 和幸福的,但如果在你很渴的情况下想喝水、身边又有水的时候,这时喝水的感觉就是"快乐"的感觉。但这时的感觉还不是幸福的感觉,因为你这个快乐的享受是在不存在曲折的情况下获得的.假若你在沙漠里旅行,迷失了方向,而身边又没有了水(假设还有食物),在这种恐惧的气氛里,你又坚持了许多时日,在你口渴难奈,身体虚脱,生命面临威胁,希望几乎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了水,有了救命的水,此时你喝到水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这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幸福得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捶胸顿足,让你狂呼呐喊。平常生活中你是很难感觉到的,甚至很难见到,但在电视里经常见到,比如在奥运会 比赛的画面中,运动员夺得金牌时,常有这种表现。这种幸福是拿金钱买不来的.。 一般地讲,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都享受过这种巨大的幸福,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波折的人,都享受过较大的幸福,经历过一般曲曲折折的人,都享受过一般的幸福,而那些碌碌无为,顺风顺水,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等没有渴求的人是享受不到幸福的。 幸福第四定律——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及推论 因为幸福感与渴求度成正比,所以当人们对某事物没有渴求时(也就是渴求度为零时),那么,某事物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推论一 幸福与金钱没有直接关系 《美》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的文章中叙述到“假如你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线图,你会发现所绘制的曲线多呈向上的走势。可以说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实际’收入水平、人均寿命、住房面积、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每年拨打的电话次数、每年旅行的次数、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当我们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在近50年来没有任何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欧美人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只有幸福除外。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却没有觉的更幸福。社会进步中的这一悖论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幸福”或“主观幸福感”这个课题。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兰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0%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幸福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大变动,同时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而且还在继续下降。最突出的变化是抑郁症患者增多,此外还有数百万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却感受不到生命应有的快乐与满足。” “金钱和物质与幸福感仅略微相关—— 几乎所有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结论”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幸福第四定律推论二: 推论二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次数却越来越少,幸福感的强度也越来越小。 不同时期,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民的渴求是不一样的: 在脱离贫困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能吃饱肚子,渴求的是能吃上白面馍,过年时渴求能穿上新衣服,能吃上几粒糖,能吃上一块点心,能看上一场戏或一场电影以及后来渴求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生活的渴求。当这些简单的渴求一个又一个不断地被满足时,人民也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 进入小康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吃得更好一些(例如小孩渴求吃汉堡包,肯德基,大人渴求吃上大鱼大肉),穿得更好一些,渴求能看上电视,能骑上摩托,渴求能到外面旅游一次等等是一些档次稍高一些的渴求。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渴求的是拥有自己的别墅,豪华的轿车,能到国外度假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民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增加,人民的渴求资源却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获得的幸福也就越来越少,而且获得幸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发展 所得出的结论,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财富等一切都在增加,唯独幸福除外。所以说,如果我们一味地搞经济发展,结果只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老路,最终人民得到的幸福反而会越来越少,这是一条得不偿失的发展道路。 推论三 人们在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等非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远远大于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 渴求既包括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渴求。我们在关注人民幸福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人民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具体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上),经常忽视了人民精神方面的渴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生活水平的 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的数量是屈指可数的,比如对电脑的渴求,对空调的渴求,对摩托车的渴求,对住房方面的渴求,对汽车方面的渴求等等,同时满足人民对物质财富的渴求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时间的耗费也越来越长。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得到的幸福不但数量要少,而且成本也越来越高。相反,人民在精神方面的渴求资源不但数量大,取之不竭,而且成本相对也很小,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大力加强党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和领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就能够在精神方面,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幸福,从而过上健康向上,充满歌声笑语,充满阳光,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多地去解决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而忽视或不重视精神方面的渴求,对于党的宗旨,对于能让最广大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理念来讲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想当年,女排姑娘们的五连冠,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如今无数关注姚明的球迷,从姚明的每场胜利中也能得到很多快乐和幸福;08年的奥运会,必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人民也渴求好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既能教育人民,比如早些年前的评书《岳飞传》,电视剧《渴望》,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以及近些年聋哑人表演的震撼人心的系列舞蹈等等文艺作品,也能给人民带来许许多多的幸福。 人民不仅需要好的体育成绩和好的文艺作品,人民更渴求能亲身参加到许许多多的文体活动中去,各级党委,各企事业单位,各个社区应该组织更多的文体活动,更多的文体比赛,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让更广大的人民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比较好的方式例如巴西人民的狂欢节,西班牙人民的斗牛节,美国人民的篮球运动,欧洲人民的足球运动等等都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只要我们的党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下大力气去关注人民的精神渴求,下大力量去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甚至事半功十倍的效果。 当人民富裕起来的时候,当人民的思想充满了金钱意识的时候,那么人民的思想就开始腐朽堕落了,社会就开始沉沦没落了,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再也找不到了。到那时即使我们比美国人更有钱,比美国更强大,又有何用。金钱是换不来幸福的。 五 幸福第五定律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是需要感觉的 当你渴求金钱而购买了彩票时,如果你中了大奖却还蒙在鼓里,这时你虽然中了大奖,但你还没有感觉到,所以此时的你还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当你渴求考上名牌大学,当录取通知书在途中但你还不知晓的时候,你还是不会感觉到幸福的,只有当你知晓了这个消息后,你才会有幸福的感觉。 所以,幸福是需要有感觉的,当你没有感觉或感觉不到渴求被满足的时候,你仍然是不会有幸福的感觉的。 六 幸福第六定律 幸福感的获得是需要有愉悦的心情 比如马加爵因不堪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而渴求杀人解恨,虽然他的渴求被满足了,但他也感知到杀人后的不幸结局,在此阴暗的心情里,他是很难有幸福的感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1
我和你想的恰恰相反,我觉的躺下来后还能够醒的过来才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抽象的感受,而美国一家把幸福作为研究目的的科研机构得出结论,幸福与年龄、性别和家庭背景无关,而是来自于一份轻松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研究者通过对生活得轻松而幸福的人的研究,总结了10条在生活中令自己幸福的秘诀。
1.不抱怨生活: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而是因为他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同,他们从不问“为什么”,而是问“为的是什么”,他们不会在“生活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的问题上做过长时间的纠缠,而是努力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贪图安逸:幸福的人总是离开让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环境,幸福有时是离开了安逸生活才会积累出的感觉,从来不求改变的人自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就难感受到幸福。

3.感受友情:广交朋友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而一段深厚的友谊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友谊所衍生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实,幸福的人几乎都拥有团结人的天才。

4.勤奋工作: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能够刺激人体内特有的一种荷尔蒙的分泌,它能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研究者发现,工作能发掘人的潜能,让人感到被需要和责任,这给予人充实感。

5.降低负面影响:少接受些有关灾难、谋杀或其他的负面消息,这样,无形中就保持了对世界的一份美好乐观的态度。

6.生活的理想:幸福的人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轻视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写下来,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

7.给自己动力:通常人们只有通过快乐和有趣的事情才能够拥有轻松的心情,但是幸福的人能从恐惧和愤怒中获得动力,他们不会因困难而感到沮丧。

8.规律的生活:幸福的人从不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至少在思想上是条理清晰的,这有助于保持轻松的生活态度,他们会将一切收拾得有条不紊,整齐而有序的生活让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9.珍惜时间:幸福的人很少体会到被时间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另外,专注还能使身体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因为,每30分钟大脑会有意识地花90秒收集信息,感受外部环境,检查呼吸系统的状况以及身体各器官的活动。

10.心怀感激: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所以,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因为对生活的这份感激,所以他们才感到幸福。
其实你可以幸福,只要你自己觉的你很幸福,那么你就幸福!
第2个回答  2019-02-07
幸福应该就是……身边有爱你的家人朋友,当然也可以包括爱人。有他们的陪伴,或许有时候会有些不和,但是真的,一但失去了,你就会明白当时的自己有多幸福了。只要懂得知足,其实幸福一直都在身边。
第3个回答  2019-10-13
幸好爱情不是一切、幸好一切都不是爱情、幸福其实狠简单、只要家人亲戚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不愁吃不愁喝、每天开开心心的。这就是幸福、
第4个回答  2010-08-21
每个人的幸福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里的幸福也是不一样的!当你非常想吃最喜欢的食物或者很饿的时候,吃到了你难道不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吗?你想得到幸福其实很简单,把你的幸福要求标准定低一点就可以啦!用不着羡慕别人,也许别人正在羡慕你的幸福!很多事情不要看外表,因为肚子痛只有自己知道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