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建筑的特点

要的是黄浦江两岸建筑的特点,谢谢,急啊!!!!!!

自19世纪40年代,租界被英法等国抢占后,外滩便成为了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当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而外滩的建筑大多也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

20世纪,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外滩出现了多层和高层建筑,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浦发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

还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呈现世界各国建筑共存的局面。因而,北起苏州河外白渡桥,南至中山东一路金陵东路的这一片建筑群,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外滩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外滩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扩展资料

主要建筑

历史建筑

外滩共有33座建筑, 一部分仍为一些单位机构征用,比如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成的外滩13号海关大楼,仍然是上海海关的驻地;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是外滩最年轻的一座建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由上海总工会使用。

另外一些则为各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高级宾馆,比如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成,原是日清洋行的建筑;汇丰银行大楼,又名市府大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造;

英国总会,一层楼酒吧间的110.7英尺的酒吧柜号称东方最长,如今则是东风饭店;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今天为和平饭店;外滩22号沙逊大厦,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成,是外滩上最高的建筑,今天也属于和平饭店。3号、6号、18号被整修开发为高档消闲购物娱乐场所,为上海奢侈消费的坐标。

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国五年(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该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均衡对称的建筑风格,但装饰上又多采用巴洛克风格的漩涡型图案。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竣工,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该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拥有一排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

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解放后上海市政府曾在此办公。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由英国乔伊斯公司造好后到上海组装,

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另两座是英国议会大本钟和俄罗斯红场斯巴斯克大钟),原来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4号:现为上海市总工会,由鸿达洋行设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陶馥记营造厂承建,是上海解放前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幢楼。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

《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有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和金色马赛克穹庐顶。

18号: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自1955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2004年11月20日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来自200年前意大利的Tuscani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

大堂的二24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清咸丰四年(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注:门牌号均为中山东一路门牌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5

上海外滩建筑的特点:它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扩展资料

上海外滩建筑位于上海市区黄浦江滨外滩一带,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它包括古典主义风格的亚细亚大楼(1915年),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汇丰银行大楼(1923年)、怡和洋行大楼(1920年),欧洲古典折中主义的海关大楼(1925年)。

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1906年),古典主义的东方汇理银行大楼(1911年),装饰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装饰艺术派风格的沙逊大厦(1928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外滩建筑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一,1840年到1850年代——南亚殖民地外廊式。

      开埠之初,8家洋行构建了沿外滩最早的一批建筑。到1949年,新建的洋房已在沿江连接成片,加上上海道设立的江北海关和英领事馆,最初的外滩界面形成了。

      这一时期的建筑大多没有专业建筑师设计,图样由外国侨商自行绘制,又为了适合中国的环境而经由中国营造商加以修改,房屋结构,图样都极为单纯,使早期的外滩建筑显得单调朴素,流露着一丝乡村气息。只是遗憾这批建筑现已当然无存。

      从图片和文字上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外滩建筑的基本特点:简单的方形平面,单层或二层建筑;多数是商务、政务办公与居住综合体建筑;有着宽敞的一面、两面、或三面外廊,连续的柱式或券柱式或券式外廊是立面的主要的构成要素;简单平缓的西式四坡屋顶;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居中,周围是空地,保留着朴素的田园风光。 

    二,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

      上海开埠四十年后,洋行资本有了重大的发展,亟需拓展经营场所。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以及中西合壁式的建筑开始出现了。鉴于外滩地价飞涨,遂将二层建筑翻建为三层以上的建筑,而且大多数是砖木结构或砖石钢骨混合结构、清水砖墙,但装修比较精美。前期的外廊式建筑逐渐丰富,外廊逐渐弱化,实际已经脱离了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式样,呈现出维多利亚晚期的建筑式样,和安妮女王复兴风格。江海北关也因房屋破旧等原因,由中国南方庙宇式改成略似教堂的西洋式。这一时期的建筑,实物所剩无多,弥足珍贵,以后大都被20世纪20年代至40 年代的建筑所替代。

      中山东一路19号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1906年拆旧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师施高塔设计。立面底层石砌,二层以上用白色清水砖砌成,窗套,水平腰线,装饰构件均用清水红砖装饰。这种有趣的立面构成逻辑,即承重部分用白色面砖,装饰部分用清水红砖的构造方式是很有特色的,可以说是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在上海的典型代表。

    6层砖木混合结构,总高30米。外观呈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风格。门窗有圆弧拱,也有平拱。临外滩的正中有一券形入口,稍微突出墙面。屋面是平缓的四坡顶,站在离建筑较劲的地方职能看到檐口。这些处理手法都可以在文艺复兴以来的府邸建筑中找到原形。屋顶建有花园,花园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巴洛克式凉亭,夏秋季节可以坐在东侧的凉亭内观望黄浦江潮水。

      现在的外滩九号楼也这一时期的典型建筑。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又名港监大楼,现在使用单位:招商局(集团)上海分公司。1887年,清政府的洋务派眼见外商轮船公司赚了大钱,决定由李鸿章筹建中国第一家新式轮船运输公司即轮船招商局。这时,正好美商旗昌洋行出现亏空,拟将部分火轮及其他产业出卖。于是,招商局以220万两银子从旗昌洋行手中购入外滩9号地块,次年,迁入旗昌洋行旧址办公。1901年将旧房拆除,重新建造了此大楼。解放后,大楼为上海港务监督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所使用。轮船招商局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为3层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砖木结构,每层有明显的腰线。东向外滩为主立面,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大门两侧各有2扇罗马拱券型的落地长窗,2、3层有内阳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撑。除3层为平框窗外,各层都为拱形木框窗。顶层共有一大四小共5个尖拱屋顶。楼内房间都高达5米,内部楼梯曲折,木扶手雕花,栏杆十分精致。

    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初建于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毁于大火。现在的建筑为1873年建造。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主楼高两层,整个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层顶用中国蝴蝶瓦,为了让底层有良好的通风,台基较高,立面上门窗较多,且多采用圆拱和平拱。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今为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此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东印度式建筑风格。1906年拆旧建新,由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为假4层砖木结构,大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装饰上具有欧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红砖镶砌,众多细长柱子钩勒墙面。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上层为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外滩7号电报大楼(现为泰国盘古银行)。外滩中山东一路的7号大楼,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电报总局使用,故称“电报大楼”。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假5层砖石结构。以变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装饰从2楼到4楼的窗框,使建筑的立面富于变化和充满立体感。同时在顶层两边建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屋顶,使整幢大楼颇具艺术韵味。在外滩的建筑群中,电报大楼体态虽然不大,但其建筑艺术的特征别具风格。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现使用单位:上海外汇交易中心)。1902年竣工,由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施工。外观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是以沉砂垫层代替打桩。外墙以釉面砖与花岗石镶嵌,大门左右有4扇券窗,2、3层立面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3层檐下及柱顶均饰以欧洲神话人物头像的雕塑。进入正门,一条对称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层营业大厅。大厅中央高达3层,用彩绘玻璃作天棚,室外阳光可透过天棚照到厅内。2、3层四周有精致典雅的彩绘玻璃回廊,营业大厅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今招商银行)于1924年建造,占地面积为904平方米,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一个多种风格建筑的混合体。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有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立面既简洁、柱式又古典的建筑风格不仅显得与众不同。

      外滩17号桂林大楼,(现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建于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大楼总高10层,三段式立面。底层立面用拉毛花岗石作贴面,正大门两侧各有一扇落地的罗马拱券长窗;中部立面3至7层,建筑外观采用近现代派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但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使单调的平面增加了一丝活泼;上段立面,两侧为券式窗洞,中间树以双柱,形成内阳台。屋檐下原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后被水泥封末。顶部的南北两侧建有塔楼。字林大楼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在外滩群楼中有一幢曾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 1921年,将老房拆除,委托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可尔洋行承建,1923年6月3日竣工。外滩汇丰银行大楼是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 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居当时外滩建筑的首位。建筑主体5层,中部7层,地下1层,1楼四面有夹层。大楼以正大门与正大门上面的穹顶为中轴线,两侧形成严格对称。主立面成横5段、竖3段的格式。6扇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为罗马石拱券样式。券门左右置高低圆柱灯各一,铜狮一对。大石块作外墙贴面,宽缝砌置。2至4层中段中部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其中2排为双柱,贴墙石块则为细缝砌置。5层上面的圆形穹顶是铜框架结构,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正门处,装有 3扇铜铸转门,两侧是玻璃门。进入大门,是八角形门厅,上面是穹顶。从地坪到顶部,约20米高,分上下两层,下层有8根大理石柱,每面有较大的券门,上层壁面及穹顶均嵌有气势宏大的精美玻璃马赛克壁画。由八角厅入内便是当年1500平方米的营业大厅,有2排用大理石圆柱作支撑。大厅中央是柚木地板,四周皆是大理石地坪,柜台内外的分界线及四壁也以大理石砌成。大厅的墙沿及暗角有暖气设备与冷排风系统。大厅的屋顶为巨大的玻璃天棚,天棚用小块玻璃镶拼,十分牢固。 

    三,20世纪初至20、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加入。

      这段时期外滩开始了大规模的建造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及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潮流(其特征是追求高度与实用)的影响,进一步向高空发展。随着装饰艺术风格在欧美的流行并向世界范围传播,上海也紧随其后,给老旧的街景平添了全新的气象。

      外滩22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9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出现的第一幢完全意义上的近现代派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顶端的高度为77米,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花岗石作贴面。高达19米的墨绿色金字塔造型铜顶,类似于古埃及金字塔的神庙形式。建筑的里面以竖向线条作为装饰,通过让人的视线沿着竖向移动来增加其垂直高度感,这是装饰艺术风格中的常见处理手法。檐部和基座都使用了样式化的抽象几何图案装饰。室内各种精美的几何形灯具、大理石地面、墙面的风格化装饰造型以及栏杆扶手等都与室外的造型相呼应。由此,随着外滩装饰艺术风格的高层建筑陆续建造,上海建筑开始全面走向装饰艺术派时期。

      外滩13号海关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建于1927年。建筑风格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中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沿外滩高7层,用金山石砌筑。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层,二层以上用红机砖砌筑。沿外滩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入口为大厅,内有繁复的石膏花饰和脚线,镶金和彩色马赛克的平顶。最高处为钟楼。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总工会)。交通银行新大楼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滩最后建成的一幢楼。由鸿达洋行设计,大楼主体6层,中间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面和侧面均以垂直的线条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贴面,其余墙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门原为转门,入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成的过道,两侧靠墙为环状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阶,紫铜作栏杆。经扶梯上2楼平台,过4扇铝框玻璃门,进入高大宽敞的大厅。大厅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撑。大楼内有库房、发电机、空气调节机、2部奥的斯电梯。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强调实用。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这座城市的精华,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不要总讲屈辱什么的好不好,文化的冲击就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一样,人有强势弱势,但影响是互相的。能保留这些建筑完好到现在,才是这所城市的魅力所在。只是千万别节假日去,人挤人有木有。现在要说上海有什么有特色的东西,我看只剩下了那些建筑物了,尤以外滩的建筑群最集中,最具特色,最有名了.这其实要感谢伟大领袖毛泽东,正是由于他的英明强硬的决定,才为我们后人保留下了上海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这也是上海人值得骄傲的地方.可怜上海的老建筑因为城市的改造已被拆掉不少,其中不乏优秀的历史建筑.石库门就被拆掉许多.要开发,更要保护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8-24
典型的殖民建筑类型

乱七八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