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黄豆自制豆腐?

如题所述

1. 冬天尝试在家自制豆腐,只需一把黄豆和一碗米醋,轻松制作,不酸不苦。
2. 豆腐,这种神奇的食品,从最初的黄豆经过一系列处理,变成嫩滑美味的豆腐,深受众人喜爱。
3. 过去,我总是去市场买豆腐,一块回家炖煮,或直接凉拌食用,美味可口。
4. 自从我学会了做豆腐,就再也没买过。因为过程简单有趣,让我乐在其中。冬天,大家也可以尝试在家做豆腐,一把黄豆,一碗米醋,轻松搞定,做出的豆腐不酸不苦。
5. 【做豆腐步骤】
所需食材:黄豆300g、米醋50ml、清水1300ml
1. 提前一天准备好黄豆,清洗干净后浸泡在水中一夜。
2. 挑出坏豆,放入破壁机中,加入1300ml清水,打成豆浆。
3. 用滤布过滤豆浆,倒入锅中。
4. 撇去豆浆表面的浮沫,大火煮开,转小火,待豆浆不沸腾时,用大火再次烧开。
5. 稍凉后,加入米醋,静置一段时间,待豆花与水分离开。
6. 倒掉水分,将豆花倒入四方盒中,密封,压上重物,静置1小时,豆腐成型。
做豆腐的过程有趣,我总是喜欢和孩子一起做,大家有空可以尝试。
怎样用黄豆自制豆腐?
豆腐,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豆制品,主要生产过程是将黄豆磨浆去渣,加入凝固剂(传统需循环使用的卤水)压制成型,成为豆腐块。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是完全蛋白,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豆腐中还富含B族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不良人群补充营养素的佳品。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在家做豆腐的方法:
食材:黄豆500克,内脂9克,水4000克。
1. 头一天晚上,将黄豆泡好。新鲜优质黄豆清洗干净后,放入盆中,水需没过黄豆,水位比黄豆高2公分(避免黄豆发泡不开),浸泡时间约7-8小时。
2. 第二天早晨,将泡好的黄豆分多次放入料理机中,加入相应比例的水,打成豆浆。盆中放一块纱布或布袋,过滤豆浆。
3. 准备一个锅,倒入豆浆,大火煮沸后转中火,撇去浮沫,用勺子慢慢搅动,防止糊锅。转小火煮5分钟关火。
4. 准备9克内脂,放入盆中,用100克温水溶化。豆浆静置20分钟后,温度降至约90℃,撇去豆皮,倒入内脂盆中,让豆浆和内脂充分溶入,豆浆凝固成豆腐脑。
5. 准备模具或小筛子,模具底部放盆,将豆腐脑倒入模具中,压上重物,挤压30分钟即可食用。
自己在家做的豆腐,软糯滑嫩,营养丰富,香味十足,真的比外面买的好吃。喜欢的可以自己在家试一试。
我是一亿奶奶美食制作者,谢谢大家关注!
我现在非常喜欢自己做豆腐,因为自己做不仅好吃、卫生,而且可以自己决定豆腐的软硬度。
我是这样做豆腐的,百分之百成功。
首先,要买盐卤,我网上花了六元钱买了许多,能用两年。
黄豆150克,泡发,夏季两小时,冬季六七个小时。
分两份加入普通料理机,加水至1000毫升,打磨成豆浆,每次打30秒,打两次。
把打好的豆浆倒入铺好纱布的炒锅中。
合上纱布,挤出豆浆。
过滤出的豆渣可以烙饼、蒸馒头、蒸包子。把过滤后的豆浆加热,锅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煮三分钟,关火。
取四克盐卤,用60克水化开备用。
关火后两分钟,用筷子夹出表面的豆浆皮,晾干就是腐竹。
然后马上加入卤水,用勺子把卤水放入热豆浆中慢慢划圈,直至看到豆浆慢慢凝固成豆花状,有少许黄色清汤淅出。
盖上锅盖,静置10分钟,然后把豆花舀入垫上纱布的豆腐盒中。
折叠纱布包裹好豆花,并压上重物,想吃老点的压个重点的,想吃嫩的压个小碗就好了。
我喜欢嫩一点的,小碗压了一小时,本想压半小时,因为后来我忘了。
闻着很香,吃着有淡淡的甜味儿,晚上准备用它做葱烧豆腐。
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
(1) 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2) 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2.2倍。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
(3) 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使产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120目。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细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4) 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杀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煮浆温度应达到100℃,时间5分钟左右。
(5) 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生产中通过点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点脑是将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豆腐脑是由呈网状结构的大豆蛋白质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构成的。一般来讲,豆腐脑的网状结构网眼越大,交织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软细嫩,产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则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韧性,产品的得率也低。
经过点脑后,蛋白质网络结构还不牢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据豆腐品种的不同,蹲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分钟。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腐,不同产品施加的压力各不相同。
其实制作豆腐最主要的是在凝固这个工序。
简单来讲,你直接用豆浆机把豆浆打好,煮沸,加入适量的凝固剂,比如卤水或者葡萄糖酸内脂等,就可以让豆腐凝固了。
但是这个凝固剂的量,其实挺难把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