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最推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古代文人最推崇的在我看来就是三不朽了,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既然是回答问题,那就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简单的阐述一下三不朽分别指的是什么,一.立德:正确的道德观得到人们认同与尊崇。二.立功:做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让国家及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三.立言:要重点谈一谈,人们往往会认为立言就是言行举止一类的行为,我个人认为立言是古代文人想利用自己的文化修养,创作几句名言或一部著作,让国家或者家人.或者百姓及世世代代的后人,永远记住自己并得到广泛的推崇。只有做到了这三不朽估计古代文人才会觉得

这样才算是完美的一生吧!此问题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作答。赤峰冯智学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谢谢[祈祷][祈祷][祈祷]

题主好,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三立只是一个理想,能做到的没有多少人,但立德却是一个普遍的要求。 德包含的东西太多,野狐以为,德所包含的气节,应该是古代文人最为推崇的东西。

一 什么是气节

气节常被定义为志气和节操,这个定义很难让人满意,单一个“气”字就够复杂了,更何况“气节”。 中国古代有很多概念是无法定义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从整体上模糊的去把握,去理解,因为那些概念本身就是开放的,也是模糊的,比如“道”这个概念,“气节”也是如此。野狐勉为其难的解释一下“气节”,不尽人意之处,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说到气节,必然要从孟子的“浩然之气”说起,孟子提出了养气说,说自己擅长于养气,并对气作了说明。 孟子说这种气充满在天地之间,浩大刚强,是用正义和道德慢慢培养起来的,是从人自身中生发出来的。 孟子描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身上就充斥着这种气节。文天祥的《正气歌》赞美的天地正气,也就是文人所推崇的大丈夫要有的气节。中国哲学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人与天地的统一,天地正气也就是文人推崇的气节。

有时也会说到骨气、志气,词语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郭沫若《屈原》剧本中婵娟骂宋玉说:“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大概是骂文人最严厉的话了,因为气节是文人最看中的东西。

文人的追求必然会影响到整个 社会 风气,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语言中也体现出来了“气”重要,即使现在,我们也常能听到:做人要有骨气,要有志气,要为父母争口气、人活一口气这类话。词语和表述有差异,但实质上都是在强调做人的气节问题。

气节涉及的内容并不具体,但和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一致,忠义是气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卖主求荣、重色轻友、背信弃义、临危变节等最是被人所看不起,因为失了这些东西,也就是失了气节。

二 古人重视气节的表现

诗言志,古代诗歌中入诗最多的怕也就是“梅兰竹菊”,古代文人画最常用的题材也是“梅兰竹菊”,之所以这样,就是这些植物体现着文人所追求的气节。

在 历史 上,苏武、文天祥是被后世所崇敬的英雄,他们身上非常完美的体现了文人应该有的气节。蔡京、秦桧做到宰相,书法文才都是一等一的好,后世对其无不唾弃,也没有人去学习他们的书法,不是书法不好,是他们没有文人的气节,没有忠义之心。 赵孟頫、王铎、吴梅村等,即使因为客观的原因,造成大节有损,也是很难得到原谅的,他们自己也很难原谅自己。 赵孟頫做了元朝的高官,他去看望逃隐在山中的哥哥,他哥哥不让他从正门进家,让他从后门进来,就是因为他失节了,他内心有多痛苦可想而知。吴梅村做了二臣,临死时留下遗言,让家人以僧衣来殓自己,就是为了赎罪。连事出有因的李陵劝苏武投降不成,长叹一声说“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的不吃美国救济粮,能被普遍的激赏,无不是因为他们的言行体现着文人的气节。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是 社会 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下,气节不断被强调和重视。气节问题不只是文人所特别推崇,整个 社会 对气节都是非常重视,气节也成为了民族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 气节的现代意义

古代的文人相当于现代的读书人,现代人人都读书上学,但气节问题,远不及 历史 上那样被看重。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为了个人名利违背道德的事情随处可见。

现在虽然不直接提说气节问题,但气节所包含的内容依然是要坚守的。 历史 上讲忠义,我们现在不也讲爱国吗?看看那些言必称欧美的媚外者,他们几乎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完全算得上是当代文人,可文人应有的气节又到哪里去了?

见利忘义的 社会 现象就更多了,看看各种商品的造假,食物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哪个不是现代文化人的创造。

现在重提文化人、读书人的气节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东西,还是有着传统的力量,那就大张旗鼓的正面去强调气节吧。

在我看来古代文人最推崇的就是三不朽了,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阳明被称为明代气节、文章、功业第一人,被认为是真“三不朽”。 王阳明的身上,他的学术即“心学”,是为立言;他的功业即实践,是为立功;他的气节即担当,恰恰是立德。这才是王阳明的真“三不朽”。

当王阳明“懵懵懂懂”向往“学为圣贤”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圣贤”为何物,但少年时代埋下的种子、少年时代萌发的志向,其实是一种为国家、为 社会 效力的担当,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气节”。所以,在15岁时便有出居庸关考察“虏情”的行为,有向皇帝上书陈述对于边关防务意见的动机;在刑部主事任上,敢于革除监狱积弊、敢于处死背景深厚的罪犯;在兵部主事的任上,敢于直斥时弊,虽然因此得罪权贵,受廷杖、下诏狱,贬谪龙场,但初心不改。虽然此时王阳明尚未提出“知行合一”,但事事都在“知行合一”。

为南赣巡抚,一年之内平息数十年之“积寇”,王阳明的功业开始走向鼎盛;接着,在四十天内平定蓄谋已久的“叛藩”,成为明朝第三位以军功封伯爵的文臣,王阳明一生功业达到鼎盛。正是这个时候,王阳明的学术影响也开始走向巅峰。试想,如果王阳明和之前历任巡抚一样,对流民束手无策,如果无法平定宁王之乱,还能理直气壮地说“良知”,心安理得地讲“知行合一”吗?没有功业,不影响薛瑄、胡居仁、陈献章入孔庙,但没有功业,却不可能“倒逼”庙堂承认王阳明的学术。在王阳明那里,没有不落在功业上的学术,也没有离开学术的功业,他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

在南赣平息流民之乱的过程中,王阳明提出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良知”二字呼之欲出。平定宁王叛乱之后,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流言蜚语,应对当权者的各种刁难和猜疑,是王阳明一生所遭遇的最大难题。直到此时,“良知”二字才终于被揭示出来,所以他特别强调:“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二字乃是自己一生学术的精义和真谛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它既在每个人的心中,“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更是在“百死千难”的磨砺中才得以悟出。

王阳明在“百死千难”中悟出内心深藏的“良知”,是学术和功业的相互激发,而终极动力,则来自“气节”,来自对国家、对 社会 的担当。当宁王起兵时,许多官员在观望,唯独王阳明公开宣称“宁王谋反”,并起兵平叛。古人“三不朽”,首列“立德”,是有道理的。 何谓“立德”?孟子说“舍生而取义”,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王阳明用自己的行为给世人做出了示范: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这才是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的“知”,既是对事物的认识,更是“良知”。是非之心加担当精神,是为“良知”。 以“良知”为灵魂的“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身上,立德、立功、立言融为一体,不可或缺。

我觉得,古代文人最推崇的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爱国忠君,放在首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君分忧、为国担当、为民谋福,为己立德、立功、立名,



这应该是大多数文人最推崇的。

学而优则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朴素而又真挚的言论,从一个侧面可以推知这些“学而优”的文人们,他们推崇的是什么。

这是“达”的情况。

当他们失意之时,他们会以各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不满、愤懑、忧虑、郁闷、渴望、期盼、憧憬……希望还能在属于自己的平台酬壮志,干大事,尽精忠。即使一再被贬谪,他们依然能在卑微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以图“兼济天下”。若“达”之希望渺茫,他们中的大多数又不由自主想要挣脱樊笼,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穷”的情况。

风骨

那就是大道!

古代的时间跨度太大了,不应只说一个推崇标准,可以分时期说明。

春秋前基本没有文人,上层 社会 讲究天人合一,众多占卜文字留存说明了这一点。

春秋战国时期文人纷纷开宗立派,创一家学说,广收门徒以为传播。

西汉独尊儒术后,“仁义礼智信”成为文人士大夫推崇的修身准则,这个准则也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文人的基础人格精神架构,只是后世又不断对这个架构进行了内涵的丰富。

这其中尤以明代大儒张载的一段话概括最为精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除此之外,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一句“知行合一”也影响了后世无数读书人的知行。

以上都是比较基底的,当然中间也有例如魏晋风骨等推崇黄老出世思想的时期。

其它比如“天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也都可以认为是文人群体所推崇的。

立德,立功,立言。

古代文人最推崇的应该是 考取功名,由士而仕,官运亨通,光宗耀祖 。

俗话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人用一生所学来为皇帝为朝廷效力这是无可厚非的。

在古代商人地位比较低,是士农工商中最低的一级,所以对文人而言经商赚钱不被推崇,而且在古代赚钱谋利是与官方权力牢牢捆绑的,没有功名官位就没有金山银山。

至于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那是信奉儒家思想的古代文人的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基本要求,不能说推崇不推崇。

另外还有以下备选答案:

1.推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王阳明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四句)

至于以上这些传诵至今的备选答案是伟光正,还是假大空,是否被大部分古代文人奉为最推崇的人生信条,并以身作则去践行,那就见仁见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