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胎妈妈更容易“产后抑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关于二胎,这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最终,这还是一个关乎女性身心健康的个人问题。

中国人喜欢谈“经验主义”,只是这一理论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并不成立。 对于女性而言,生二胎并不比生一胎轻松。

相反, 二胎妈妈更容易患产后抑郁症。

到底是什么让二胎的她们抑郁的?木子这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嗑唠嗑。

35岁是一个“分水岭”

在我国,二胎妈妈在很大意义上意味着是“大龄妈妈”。而 产妇年龄,正是引发产后抑郁症的一项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35岁是女性生育的一个“分水岭”,35岁以上就视为高龄产妇。临近这个年龄的产妇,产前会特别担忧胎儿发育及自身健康问题,由此产生的焦虑容易引发产后抑郁。

据《医学与哲学》杂志有关分析报告, 34周岁以上的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相比34周岁一下的产妇,前者发病的危险性要高出37%。

相关研究显示,最能引发产后抑郁的四大因素是:年龄>34周岁、新生儿身体健康状况差 、夫妻关系不和睦以及非顺产。

巧合的是,这四点对相对“高龄”的二胎妈妈来说,都是巨大威胁。

二胎妈妈产下不健康宝宝的可能性会更大。
二胎时,丈夫通常会相对从(leng)容(mo),宜导致夫妻不和。
二胎妈妈顺产的概率更高。头胎剖腹产的妈妈,生二胎符合顺产条件的很少。

另有研究显示, 急性剖宫产手术使产妇抑郁率比顺产高6.82倍。

隐性消费与机会成本

关于二胎,很多家庭在“生”与“不生”之间踟蹰,原因是担心养不起。

2005年,中国社科院曾做过调查,中国普通家庭养大一个孩子平均花费是49万元。

注意了!49万是十多年前。如今把一个孩子供养到大学毕业花费比这大得多。网上流传的中国养娃成本数据,更是让人望而“怯生”。

可能有人会说:养一个孩子哪花得了这么多钱!一定是价值观扭曲,各种攀比心作祟吧?

No!生二胎背后普遍存在的隐性消费和机会成本,你可能还不够了解。

首先是看护成本。且不说请保姆、放托儿机构的高额看护成本。即使全职妈妈自带或长辈免费看护,也会增加一个人的日常开销吧。

然后是住房升级成本。

我们算一下,夫妻一个房间、二孩各一个房间、二老(帮带娃)一个房间。至少要4个房间。如此,小户型家庭换大房子便成了“刚需”。

以老妈子生活的杭州为例,如将89方换成119方,新增的30平,按市区均价大概就已经100w了。

当然,孩子的饮食、交通、服饰、教育、医疗,以及必要的社交开销,也都不是小数目。

此外,还有宝妈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

因为生养二胎,二胎妈妈很可能失去升值加薪的机会,有的甚至失去工作的机会。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及心理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一点,也是造成产后抑郁非常可怕的一个因素。

丈夫 是 “最后一根稻草”

产后抑郁症并不是突发疾病,往往存在很长的潜伏期。

研究表明,近60%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没被诊断出来。另有20%的产妇死亡是自杀导致的,而抑郁是导致自杀的第一成因。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被催生”已经成为女性无法回避的难题。 但催生背后,越来越多的二胎妈妈,正饱受产后抑郁的折磨。有的甚至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福州70后女子产后抑郁自杀,生完二胎从13楼坠亡
·湘潭一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自杀,留下了15页惊心动魄的遗书
·济南一二胎产妇被产后抑郁折磨,曾半夜拿刀对着熟睡丈夫
·广州一幼师抓伤幼童,或因生二胎产后抑郁,园方已将其开除
  ……

悲剧背后的罪魁祸首是谁?

有人说,丈夫是产后抑郁的罪魁祸首。

这话没错,但也不全对。

确切地说,有关夫妻关系的问题,不仅是“罪魁祸首”,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知道,最令宝妈惧怕的,不是生产时候痛、带孩子的苦、养孩子时的捉襟见肘,抑或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压力。最可怕的是:得不到丈夫的鼓励和关爱。

作为丈夫,应该要高度关注妻子孕产期的情绪变动。以下是抑郁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前兆”,丈夫应第一时间加以引导。

1、情绪抑郁寡欢;
2、几乎对所有事情失去兴趣;
3、食欲改变导致增重或减轻;
4、失眠或睡眠过度;
5、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
6、疲劳或虚弱;
7、不恰当的自责或自卑,缺乏自信心;
8、思想不集中、综合能力差;
9、反复自杀企图。

现实中,有的丈夫不但不给妻子鼓励与关爱,还将产后抑郁视为“矫情”,对妻子的抑郁症状表示冷漠、甚至鄙夷。这成为引发抑郁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产妇自杀”悲剧最直接的原因。

(此文以告诫宝妈身边的亲人:催生二胎,请多给她一点关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