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的回收应当如何规范?

这是一个电子产品飞速更迭的时代,而被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却难觅归处。以手机为例,据悉,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已达18.56亿部。废旧手机的产生量和闲置量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60亿部。我国是电子产品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电子产品的废弃大国。

       循环产业界有句名言,“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而电子废品的增多也带来了处理难题。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砷、锡、铅、汞等大量有毒物质,仅仅一粒电池就能造成60万升水的污。倘若大量的电子废品倘若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污染后果。

       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的主要管理过程包括收集、贮存、重复使用、再生利用等凡个环节。逐步从目前的个体回收为中心上门收集和定点收集方式过渡到,以销售商为中心回收服务体系和以生产商为中心上门回收服务体系。


       目前电子垃圾主要分为两类

       一:所含材料比较简单、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较轻的废旧电子产品,如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家用电器;

       二:材质较复杂,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较大的废旧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

       我国已有条例规定,大型公有企业和机构不能丢弃废弃的计算机和其它的废弃电器,这些废弃电器只能由各单位暂时贮存。由于目前废物处理厂规模及技术水平所限,没有能力完全处理这部分废物,因此,大部分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厂商及企事业单位只是收集后运到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地区暂时贮存,整个过程没有严格的管理。

       我国已经颁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号)并出台配套政策。

       电子垃圾处理需规范。

       ❶首先要通过严格监管,从源头减少电子垃圾总量。

       ❷政府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发展模式,从源头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

       ❸,要加大执法力度,严禁国外电子垃圾流入境内,减少电子垃圾总量。

       ❹应加强电子垃圾处理的制度设计。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职权,落实监督检查。

       ❺建立电子垃圾回收体系,系统解决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建立课追溯的信息监管渠道,提升回收环节的专业化和信息化。

       ❺重点扶持大型专业电子垃圾处理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淘汰低水平低效果的企业和小作坊。

    作为个人如何做才能尽量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呢。

   ①产生的电子垃圾交投给正规的环保企业。

   ②积极引导身边的人做好电子垃圾分类工作。

   ③将家里的电子废弃物收集起来,不要将其扔到生活垃圾中或随意卖给小商小贩。

   ④对于淘汰的电子垃圾,不随意私自拆解。

       规范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电子垃圾的危害降到最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0

电子垃圾的回收应当规范如下:

1. 建立完善的回收系统: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体系。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建立专门的电子垃圾回收企业和设立回收点,方便民众将电子垃圾送至指定地点回收。

2. 宣传教育: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电子垃圾回收的认识和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电子垃圾回收中来。

3. 分类回收:将电子垃圾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回收,有序地处理不同种类的电子垃圾。例如,可以将手机、电脑、电视等不同种类的电子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确保资源能够有效回收利用。

4. 合理处理:回收的电子垃圾应经过安全、环保的处理方式,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可以采用物理分解、化学处理、资源回收等技术手段,将电子垃圾进行合理处理和资源回收。

5. 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电子垃圾回收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规范进行回收和处理,同时加强对非法电子垃圾回收行为的打击,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6. 国际合作:电子垃圾是全球性问题,需要进行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挑战。

第2个回答  2022-04-20

你好,现在电子垃圾的回收也没有什么规范,回收难一方面,消费者意愿不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储存着大量通讯录、照片、文件等内容,回收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泄露隐私。加上手机、电脑等产品本身不占多大空间,不少人往往将废弃品搁置家中。此外,目前废弃产品的回收价格并不高,比如某平台回收手机开出的价钱只有两三元一部,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期,回收积极性很难提高。

另一方面,回收渠道不完善。目前商贩“走街串巷”等个体回收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回收渠道,安全便捷的处置渠道仍然不足。深究起来,人力和环保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等因素导致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经营压力大,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回收渠道广了,还得提高消费者的回收积极性。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为此,应当加快建立废旧电子产品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分级“信息清除”标准,制订废旧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信息安全”认证制度。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令人高兴的是,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发布相关方案,支持生产企业参与回收拆解,提高回收利用效率。相信通过社会多方共同努力,这座沉睡的电子“矿山”会被尽早唤醒。谢谢。

第3个回答  2022-04-20
目前,电子垃圾的回收没有标准。一方面,它很难回收。一方面,消费者的意愿不强。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存储了大量的通讯簿、照片、文档和其他内容。如果回收后处理不当,可能会泄露隐私。此外,手机、电脑和其他产品本身并没有占据太多空间,许多人经常在家里搁置废弃产品。此外,目前回收利用的产品价格不高。例如,平台上回收手机的价格只有两三元,不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因此很难提高回收热情。
另一方面,回收渠道并不完善。目前,小贩“走在街上”等个人回收仍然是中国主要的回收渠道,安全便捷的处置渠道仍然不足。从深层次上讲,人力成本和环保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等因素导致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经营压力大,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有了广泛的回收渠道,我们还必须提高消费者的回收积极性。一方面,我们应该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因此,要加快建立废旧电子产品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分级“信息清除”标准,制定废旧电子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安全”认证体系。
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发布了相关计划,支持生产企业参与回收拆解,提高回收效率。我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个沉睡的电子“地雷”将尽快被唤醒。
第4个回答  2022-04-20
解决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及再利用问题,我认为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构建多渠道回收体系,促使电子垃圾有序流向规范化处理企业。高效合理的回收体系与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之间的无缝匹配,直接影响电子垃圾利用的效率和持续性以及污染控制水平。在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消费者、销售商、回收商、正规拆解处理企业构成了良性的回收处理体系。
二是严格控制电子垃圾非法拆解和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电子垃圾的处理处置具有潜在污染性,一旦处理不当,产品中有害物质释放,如重金属、溴化物阻燃剂和制冷剂等,会造成污染,处理过程还可能添加或产生新污染物。
三是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把电子垃圾作为宝贵的城市矿产。电子垃圾成分复杂,可回收物质种类多,包含近50%的金属、21%的塑料和18%的玻璃陶瓷等,是非常好的“富矿”。
四是提升处理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和污染防治意识。即使是已经列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的企业,现有处理处置水平及污染控制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能无害化处理印刷电路板、铅玻璃等危险废物的企业还非常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