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离职不给工资合法吗

如题所述

直接离职不给工资不合法。
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后,就相应地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因此,为公司工作了,公司就必须为支付工资,如果不支付工资,是违法的。
离职需要公司开具的三样,具体如下:
1、离职证明
离职证明是至关重要的,每家公司在办理员工入职时都一定会要这份材料,更多引起hr怀疑,是否被辞退,是否真的在上一家公司工作过等。另外,离职证明上的内容也不能忽略,一定要注明你所担任的岗位、离职原因、个人评价等,如有不符,请要求公司改正。最后,记得盖公章。
2、薪资证明
面试时都会谈到薪资,而hr更会用你的原来的薪资做对比,来衡量你是否能拿到现在的期望薪资,如果没有薪资证明,那新公司的hr就无从考证。个别公司会将薪资分为底薪+绩效形式发放,部分走银行卡,部分走其他的支付方式等,这种情况,离职前你需要向公司写份证明材料,并注明用处,不会它用就可以了。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把各种补贴也都写齐全。有必要的话,将之前薪资的银行流水、社保清单等都打印出来。
3、退工单
不乏有些公司不认可离职单,只认退工单,简单来说,退工单就是离职单的升级版。退工单是证明失业身份的重要材料,是一式四联的退工证明,其中第一联由受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的机构留存;第二联为退档凭证存入劳动者个人档案;第三联交被退工的劳动者本人;第四联由用人单位留存。退工单上记载了辞职的时间,这和缴纳失业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包括:
1、已完成工作按计时工作标准支付的工资,即基本工资部分;
2、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4、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资及岗位(职务)工资;
5、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职工受处分期间的工资、浮动升级的工资等;
6、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
综上所述,自动离职不发工资不合法,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后,就相应地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因此,为公司工作了,公司就必须为支付工资,如果不支付工资,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