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的手段有哪些

如题所述

5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方法

>

1、虚增销售收入,虚构财务报表上的收入总额数据;

2、虚构递延费用,通过混淆利息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界限,将期间费用以及应当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等项目故意列作长期资产,以此虚增企业利润;

3、故意进行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达到财务造假的目的;

4、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使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以此欺骗审计人员;

5、隐瞒重大担保、重要或有事项等严重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活动,使审计人员对重大信息的分析产生误解。

什么是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指的是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中伪造或变造会计事项,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的行为。

财务造假的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五条: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财务造假的后果

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内容及其后果具体如下:

1、企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等处罚。

2、企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等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