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型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初中阶段常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十五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那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代替,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及意义。通过反复训练,熟记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

  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是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正确理解词义及文言句式,需掌握关键性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依据各类句式的特点,正确把握文句的意思,着眼点放在对课文核心句、文眼句及其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式的理解及翻译上。在今后的中考中,句式的理解和翻译,仍是考查的重点。

   【样题点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注】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2)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2.标示句子的诵读节奏,选择词的恰当义项。

  (1)用/标示下句的诵读节奏。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2)下面方框中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皆爱惜中的惜,应选择第__________义项。(只填序号)

  惜xī①爱惜。《韩非子?难二》:~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耗:减损。惠:给人好处)②吝惜,舍不得。蔡琰《悲愤诗》:岂敢~性命。③痛惜,哀伤。贾谊《惜誓》:~余年老而日衰兮。

  3.郁郁适兹土的适解释为往,到。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往,到的一项是:()

  A.由是先生遂诣亮

  B.去过怀乡,忧谗畏讥

  C.辍耕之垄上

  D.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翻译下面的句子。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5.根据文意,联系望诸君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的认识。

   【分析】

  第1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这里的易与移连用,是改变的意思:仕,在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第2题的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功夫,不要曲解句意。第(2)小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正确选择词语的意思,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辨别。

  第3题考查的是同一含义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文言词语来表达。由于给出了例句,又给出了词语的含义,只要将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同一含义,看句子的意思是否通顺、正确就可以了。

  第4题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字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

  第5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

   【参考答案】

  1.(1)易:改变。(2)仕:做官。2.(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2)③3.B4.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5.①借乐毅的经历宽慰董邵南,说明政治上失意的人古已有之,对于不得志不要太在意。②借乐毅在赵受封一事暗示董邵南:有才能的人终会有用武之地。(意思对即可)

   【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柳河东集》)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自西山道口径北(径北:一直往北)

  B.其旁,出堡坞(出:从出来)

  C.不得一售其伎(伎:通技,技巧,这里指奇景)

  D.神者倘不宜如是(是:这样)

  3.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土断而川分

  B.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

  C.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D.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4.找出下列句中含意动用法的一句

  A.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B.益奇而坚

  C.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D.是故劳而无用

  5.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写小石城山的_____、_____和_____,第二段从小石城不处中州而列是夷狄来探讨造物者的有无,以此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翻译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柳宗元2.B3.A4.C5.位置形状奇丽景色被埋没于南荒的愤懑不平。6.这个地方的灵秀之气,不创造伟大人物,而只创造这些景物,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少而石头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