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的生长习性?

如题所述

1.土壤盐度: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基,海水稻也不例外,因为海水稻不是漂在海水里,而是种在实实在在的土地里。那么土壤的含盐度是彰显“海水稻”的独特特性之一。目前,袁院士的“海水稻”能耐盐度在6‰以下的土壤,广东海洋大学的一个“海红12”水稻品种能耐4.5‰的土壤。而滨海盐碱地可划分为脱盐非盐碱地(1‰)、轻度盐碱地(1%~2.5‰)、中度盐碱地(2.5%~4.5‰)和重度盐碱地(4.5%~8‰)。所以,从土壤盐碱度来说,估计“海水稻”在重度盐碱地生长还有点难。

2.水体盐度:
种水稻当然需要水,目前种“海水稻”的水首先不是纯天的海水,而是用海水勾兑的。实际上种“海水稻”的水体的盐度都不超过8‰!而海水的盐度是多高呢?海水的盐度在各海域不同,最高的有36‰,低的也在30‰。所以,若“海水稻”是以海水种出来的,那么海水稻灌溉用水的盐度应该是30‰以上。所以,目前的“海水稻”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海水稻”的研发对开发盐碱地和滩涂有很大作用,尤其是一些盐碱度不是那么高的地方,但是要实事求是。不然,哪个农民大哥以为发现商机利用那些废弃的盐碱地和滩涂大量种植“海水稻”后,直接用海水浇地,那就赔大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1]。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2]。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海水稻除具备耐盐碱性特性之外,与常规水稻类似。
据报道,早期发现的“海稻86”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由海边滩涂的野生水稻繁育、海水灌溉生长结穗的水稻品种,晚种早熟,生育期极短。海水稻的生育期为5个月左右,自5月种下去后不需施用肥料、农药,涨潮后的海水会帮忙“锄草”、“杀虫”,只要汲纳海水的养料就可长势旺盛。灌浆期的海水稻,稻穗青白色,如芦苇荡。稻谷具芒刺,稻米呈红色。稻苗生长长势快、再生能力强,“海稻86”高度1.8—2.3m以上,根深30—40cm,而普通水稻高度仅为1.2—1.3m。由于海水稻自身的深根系、植株高、抗倒伏等特点,即使海水涨潮,“海稻86”的穗也不会完全被海水淹没,退潮后依然生长清秀,“海稻86”发达的根系也有利于它在滩涂上扎根生长
第2个回答  2020-10-31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海水稻除具备耐盐碱性特性之外,与常规水稻类似。
据报道,早期发现的“海稻86”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由海边滩涂的野生水稻繁育、海水灌溉生长结穗的水稻品种,晚种早熟,生育期极短。海水稻的生育期为5个月左右,自5月种下去后不需施用肥料、农药,涨潮后的海水会帮忙“锄草”、“杀虫”,只要汲纳海水的养料就可长势旺盛。灌浆期的海水稻,稻穗青白色,如芦苇荡。稻谷具芒刺,稻米呈红色。稻苗生长长势快、再生能力强,“海稻86”高度1.8—2.3m以上,根深30—40cm,而普通水稻高度仅为1.2—1.3m。由于海水稻自身的深根系、植株高、抗倒伏等特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31
 近日海水稻的出现让人们着实激动了一把,这个神奇的水稻物种,能在盐碱地里长出粮仓,还能用咸涩的海水来灌溉,而这个堪称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被称作“海稻之父”的陈日胜带领他的团队,历时28年培育而成的,如此漫长的时光,如此神奇的种子,海水稻究竟是什么,有何特征,海水稻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海水稻是什么

  海水稻,水稻的一种,可在盐碱地上生长,能用海水灌溉,海水稻耐盐碱水平较高,并且抗淹的本领也高,是很好的种子资源。由陈日胜等人历时28年,由野生水稻培育而成,灌浆期的水稻,稻穗青白色,如芦苇荡。

  海水稻考察过程

  为了考察海水稻,农业部海水稻专家现场考察会在湛江举行。考察会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发起邀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专家组专程来到遂溪城月镇燕巢村海滩边,考察陈日胜种植的海水稻。

  “果然是野的!”站在田埂上,福建省农科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手捧稻穗,发现谷壳带着长长的尖芒后激动地说。他表示,一个优良基因的利用,可以提高育种的水平。

  作为专家组组长,谢华安表示,海水稻耐盐碱水平较高,是很好的种子资源,应该支持开发利用。他强调,海水稻种子是国家宝贵的资源,一定要保护好。

  海水稻生长习性

  上午,海水退潮,陈日胜指着稻田说,涨潮后海水稻就会被淹没。正值灌浆期的水稻,稻穗青白色,如芦苇荡。身高1.7米的记者,下田手握1株水稻直直地扶起,穗尖越过头顶。

  28年前,陈日胜在罗文烈教授带领下,普查湛江红树林资源,在燕巢村海边发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水稻,在罗教授叮嘱下,他收下522粒种子进行繁育,将海水稻种子延续至今。

  海水稻发现过程

  据了解,1986年陈日胜在罗文烈教授带领下,普查湛江红树林资源时,在遂溪县城月镇燕巢村海边发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水稻。当时罗教授叮嘱他收下522粒种子进行繁育,将海水稻种子延续至今。

  “那是1986年11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我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罗文列教授一起到我老家遂溪海滩边察看红松林的生长情况。当我们穿梭于白花花的芦苇荡时,我忽然看到一株比人高出一半高,看似芦苇、却又结着穗子的植物在迎风摇曳。凭直觉,我觉得它是稻子,但成熟的稻穗是金黄色的呀,它却是青白色的,穗子顶上有一小撮寸把长的芒刺,看上去又有点像麦子。我把穗子里的果实剥开来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