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有“九子夺嫡”,而乾隆有17子,其传位为何却风平浪静?

如题所述

康熙晚年有“九子夺嫡”,而乾隆有17子,其传位却风平浪静,因为他的孩子都太平庸了。

延禧攻略与如懿传的大火,相信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晓,但为何在乾隆年间却没有发生呢?其实啊,这是因为乾隆在位的时间非常的长,以至于他的这些皇子还没有等到乾隆退位,他们就已经薨了,最终也就导致了乾隆后来直接退位了。

康熙晚年迟迟没有立储君,导致各个皇子都想去试试。自古以来,对于继承人的问题,聪明的君主一般都会早早的立好,毕竟等孩子都长大了,那就不好办了。所以康熙在胤礽刚出生以后,就早早的封他当皇太子。可是胤礽这个货却不争气,屡次在威胁皇权的边缘疯狂试探,导致康熙把他废了又立,立了又废。最后康熙对胤礽彻底失望,但是看着老二,老八,老十四那一张张急不可待的嘴脸,他对所有的孩子都失望了。都想当皇帝是吧?那好,我就是不立,看你们能翻出什么样的天?而乾隆为了避免众子争储,在其掌权中后期就确定了嘉庆。 

康熙的孩子们都太优秀了,而乾隆的儿子们十分的平庸。都知道康熙皇帝当了六十年皇帝,活了近七十,而乾隆皇帝也当了六十多年的皇帝,活了近九十。所以其子嗣是十分多的,先查查康熙家的户口簿,一共有男丁二十四个。乾隆虽然也生了十七个儿子,但是成活率都不高,活到最后的不过十个,毕竟他们是和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比长寿。所以从数量上来说,乾隆选择的余地就比康熙小。有人说嘉庆资质平平却能当上皇帝,是运气好。那是嘉庆的兄弟们实在是比嘉庆还挫,乾隆只能矮子里拔高个。再看看康熙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有心计,特别是最后的老四雍正和老八,更是人精里的人精。 


皇子自小在皇宫中娇生惯养,除五阿哥之外,能力大多平庸,但是五阿哥年轻时便夭折了。乾隆最器重的就是五阿哥,可惜的是五阿哥过早的夭折,这让乾隆很是伤心。五阿哥早早去世了,剩下的阿哥们就算是想争皇位也是有心无力——八阿哥是一个残疾人士就直接淘汰了;十一阿哥根本对皇位就不感兴趣;十七阿哥一心只想着风花雪月;剩下的两个阿哥也是无心政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在太子的选择上,就出现了难题。平庸的皇子之间自知没有互相争夺的能力,同时也难以获得朝臣的强力支持,所以并没有心思去争夺,早早便放弃了。为了皇位的继承,乾隆只好将能力平庸的嘉庆立为太子。乾隆帝虽然与康熙帝一样有很多皇子,但不幸大多夭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乾隆时期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归根到底来说,就是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皇权进一步加强的结果。
 


这话怎么理解呢?咱们先看一下康熙晚年为什么会发生九子夺嫡。在康熙继位之前,铁帽子王可以说是没有篡位野心的皇子的终极目标。因为无论是待遇还是权力,在当时当个王爷也挺好的。但经过皇太极、顺治和康熙爷孙三代的不断的打击后,铁帽子王的风光不再,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堂堂王爷居然还不如皇帝身边的心腹混得好。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是皇子,你会怎么为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一番规划呢?

我觉得,最起码你要提前投资吧?尽早的选边站队,也就是尽早抱大腿。如不然,新皇帝登基后,到时候他不待见你,你觉得你能有好日子过?好,如果你站了队,就如历史上老三胤祉和老四雍正以及一票朝中大臣抱太子大腿,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以及一票朝中大臣抱八阿哥胤禩的大腿后,这个时候就有一个新的问题来了——皇帝会怎么看待你们这种公然抱大腿的行为?
 


在你看来,你抱大腿,可能只是想给自己找个好归宿而已。可是你皇阿玛就不见得也是这样认为了哦。他会怎么认为呢?他肯定会认为,你们是在结党营私,怀疑你们会不会造反篡位?可能你会说我没这想法,但他会信吗?并且你真能保证自己一点非分之想都没有?所以这个时候,打压结党的皇子、大臣,就变成了你皇阿玛为了保住皇位的刚需!所谓大阿哥胤褆和太子的内斗,八阿哥和太子的内斗,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内斗。

两次废太子,永久禁锢大阿哥,打压老八和老十三,警告老三要专心治学问,这些事件看似都是康熙的儿子们在瞎搞,康熙对此好像无可奈何。可实际上,这都是康熙于幕后一手策划的内斗事件。如果他不废太子,他不召集群臣众议新太子人选,哪会有后面那么多内斗事件发生?因此,不要总觉得康熙晚年闹九子夺嫡,是因为他儿子多。实际上在当时,不管康熙是二十四个儿子,还是两个儿子,只要他儿子结党抱团,康熙都会操控儿子内斗,最终都会搞出皇子争储这种事情。
 


这里你可能会说,康熙有这么腹黑吗?他如果这么做,哪还有一点父亲该有的慈爱。如果你是这么看康熙的,那你就真是小看了这位爷了。他八岁登基,十四岁擒鳌拜,二十岁逼反三藩,他爹留给他的老臣,除了索尼,无一人能善终。如果把索额图的结局也算上,四大辅臣就是全灭结局。给这位爷当心腹,当儿子,那真得先找算命先生看看自己的生命线。命不够硬的人,怕是伺候不起他。扯远了,说回正题。康熙在幕后策划儿子们内斗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儿子们全老实了,朝内的党派基本被打成蛋花,康熙终于稳固了皇权,再也不用担心晚年被人暗杀或者被儿子逼宫了。

并且最关键的是,被康熙这一折腾,清朝的皇子算是彻底蔫了。再想结党,再想跟朝臣或兄弟抱团,已没有任何可能性。而皇位到底由谁来继承,全由皇帝一人做主,谁都别哔哔,谁也别瞎想。康熙死后,雍正继位,他在吸取康熙后期皇子内斗的教训后,宣布不再明立太子,而是将心中默定的太子书写两份,一份藏于内廷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后边,另一份自己收藏。老皇帝活着时,都不准议论。等老皇帝死后,去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后边取出诏书即可,这也就是所谓的“秘密立储”制度。
 


最后,再来看乾隆。乾隆继位后,全盘继承雍正的传位制度,皇位到底留给谁,他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谁都没资格说话。敢擅议储君的,轻则罢官,重责砍头掉脑袋。朝臣们不是钢筋铁骨,在这种高压状态下,自然是不敢乱抱大腿,有什么结党之念了。另一方面,作为乾隆的儿子,如果还想有个好的归宿,就不能结党,老老实实的给他当儿子就行了。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争也没用。当然,作为皇子,乾隆的儿子们也不可能不对继位没有任何想法。

事实上乾隆的十多个儿子也在明争暗斗的想要争夺皇位。但问题是,乾隆身体很好,而且他又霸道,耗死了自己秘密册立的三个太子不说,还骂死了一个儿子,过继出了两个儿子,以至于最后剩下有资格继位的儿子只剩下四人。而就剩下的四个儿子(皇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五子永琰,十七子永璘),也都被他压制的死死的,各个都只能做事,得不到他们叔爷爷那般历练,无法掌控实权,无法与人结成利益集团。

乾隆的长孙(永璜的长子)绵德不信邪,私自跟礼部的一个郎中见一面,交换礼物。结果乾隆直接把他革爵,发配伊犁,永不准赎罪。并且乾隆还把康熙朝诸子争位的事情翻出来跟儿子们叨叨,语气很重的训诫他们不要有非分之想。也就是说,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持续高压,从乾隆朝开始,皇子普遍都被当饭桶一样圈养了,产生不了精明、强干,有野心,对皇帝权威有威胁的人。乾隆曾感叹儿子素质过低,选择嘉庆继位只是因为他没有短板。可实际上,儿子们会那样,都是他自己导致的。
 


 既如此,乾隆朝也就不可能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前提,乾隆的儿子也就无法闹出九子夺嫡那种事情了。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因为乾隆皇帝是很少让自己的儿子身居要职的,而且乾隆后期,就剩下了4个儿子,基本没有人会去争夺皇位。
第3个回答  2020-09-20
因为乾隆吸取了前朝的教训,直到最后才立太子,所以他的儿子之间没有什么争抢的必要,因此风平浪静
第4个回答  2020-09-20
因为乾隆皇帝明确告诉自己的儿子,是不允许彼此之间争夺皇位的,自己早就写好了传位圣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