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食肉性恐龙进化成鸟之后,为何会变得食草?

如题所述

达尔文在300年前提出了进化论的学说,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残酷的自然界里边儿,生物想要生存下来都需要经过漫长的演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生物没有办法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就会被淘汰,而另外一些生物则经过不断的进化,能够适应现在的环境。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五次生物大灭绝。这些灾难在当时几乎杀死了大部分的生物,只有一少部分生物可以躲过灾难。

而在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撞击了地球,直接导致当时地球进入了冰河世纪。漫天的火山灰遮天蔽日,直接让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没有办法进行光合作用。最底层的食物链被打断,直接导致了当时地球上生存的大部分生物迎来了饥荒。而当时地球的霸主正是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因为缺少食物,所以大部分的恐龙都灭绝了,只有一小部分恐龙熬过了漫长的饥饿期,慢慢的进化成了一些鸟类和小型动物。还有一部分直接进入水中,毕竟在水里边儿微生物的含量是要远超过地表了。

在恐龙家族里边儿,那些进化成鸟类的动物之所以后来开始成为食草动物,主要就是因为当时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得已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没有改变饮食习惯的已经全部饿死了,因为在冰河世纪结束之后。全球温度开始上升,这个时候最先出现的还是绿色植物,那个时候他们只能以此为生。所以这样的饮食习惯依旧保留了下来,可以说这完全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其实在自然界里边儿,像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有很多,很多生物在进化的过程当中会抛弃自己原本的习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在进化为鸟类的过程中,食肉基因变得弱化了,是无法进食肉类了,只能进食草类了。
第2个回答  2020-12-05
为了生存。由于当时的动物并不多,因此为了能够生存,最后改成了吃草。
第3个回答  2020-12-06
达尔文在300年前提出了进化论。他认为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在残酷的自然中,生物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进化才能生存。在此过程中,某些生物无法适应新环境,因此它们将被淘汰,而其他生物则不断进化以适应当前环境。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已有五次大灭绝。这些灾难当时几乎杀死了大多数生物,只有少数生物可以逃脱灾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