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百姓的收入,工人只够买米买面,收入最高是哪行呢?

如题所述



中华民国,指的是199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驱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7年。大家知道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否,总是绕不开民生问题。那民国时期的老百姓生活水平及收入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举几个最具代表性的行业聊聊。



民国的经济结构,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变化。受政治格局的影响,有稳定,也有动荡。1927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这十年,是国民政府比较稳定的时期。我们就以这个阶段的百姓生活水平聊聊。



民国缝纫工

民国时期的经济中心跟现在一样也在上海,广州,北京。北上广的话题从那时就开始了 1.首先看工人,自辛亥革命爆发后,工人走向了政治舞台,收入比之以往有所增加。但受到资本主义的压榨,实际也好不了哪去,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10到30块大洋不等(工头收入肯定高,抡大锤的就挣个最低保障)。在上海的日本工厂上班的工人,收入很低。普遍十块大洋左右(小日本我x……)。民国在这个时期物价还算稳定。一块现大洋大概买个17斤到20斤(大米质量不等,价格也不同)。一块钱能买个5.6斤猪肉!一包普通香烟3.4个铜板(一块大洋换大概300个铜钱)。理个发7.8个铜钱(换算一下跟现在理发价格差不多)。这样看来工人每月20大洋左右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2.
再看农民,这一群体,人数最多,收入最少。佃农每年要把收成的6.7成左右上交地主。有钱家雇佣的长工一年不超10块大洋。国家还要收多种苛捐杂税。遇到灾年那只有去要饭了。可怜呀!



3.
医生,由于西医从业者比较少,收入相对比较高,能达到50块钱。中医收入比较低(不包括著名老中医,他们出场费,呃不,出诊费,一般家庭付不起。过去的医生跟现在不同,药费不贵,诊费贵。现在挂个专家号十来块钱,但那时的医术是真材实料)。普通的中医跟工人收入差不多。



4.
记者,律师。一个月100到300大洋不等,属于中高等收入,除了吃饭,可以看电影,泡妞了。 5.
政府工作人员(公务员)。省长以上在500大洋起。蒋介石蒋大委员长月收入800大洋。底层的收入很少,几十大洋,也是累死累活的人群。6



6.
文人墨客(教师,作家)小学教师20到50块,中学100块以上。大学就多更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文豪级别的人物每月光教书就4.5百块,不算稿费。大家都知道鲁迅在北京买过一处四合院,大概花费一千块大洋。按鲁迅的收入,不到俩月就买的起了。(房价是真便宜,鲁迅也真有钱)胡适大学者一个月收入以千算起,真是富豪啊!



7.最后说说民国时期的演员,拿当红小生梅兰芳来看,出场费吓爬,不以大洋算了,要拿金条计算。据史料记载,当时,梅大师半个月的收入,可在北京中心地段买入10000平米的豪宅!



抗战爆发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国民政府逐渐崩盘!不说了,老板叫我搬砖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