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褒义词的成语

如题所述

五大三粗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一个人高大威猛、气势磅礴的形象,是古代褒义词的一种。

词语解析:

五大三粗,汉语成语,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出自《红旗谱》。在古代“五大”分别指:“手大、脚大、耳大、肩宽、臀肥”,“三粗”则为:“腰粗、腿粗、脖颈粗”。

五大三粗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一个人的外型出众。通俗来说是指耳,肩膀,手,臀部和脚。第一个耳大,有福相。《广褴集》云:"耳大四寸,高耸垂肩者,主大贵寿长。"

故此,民间相传耳大多富贵。在古代的农耕时期劳动人民更加喜欢的是肩膀够宽阔的男子。所以有谚语说;膀大力不缺。

而手大如簸则是聚财的象征。所以有谚语说;手大能聚财。还有就是臀部大的人因为坐姿稳重,才有谚语说;腚大江山稳。

一双大脚是劳作人民必不可少的躯干向往,所以才有了;脚大走四方。三粗是指脖子,手臂,和双腿。现代词释多有贬义的。但五大三粗在古代确实是一个褒义词。

扩展资料:

褒义词的解释: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

成语介绍: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8
有些成语,在古代的时候明明是褒义词,但是现在我们使用的时候,却带了一些贬义,那么以下哪个成语在古代原本是褒义词?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蚂蚁庄园8月17日答案。



以下哪个成语在古代原本是褒义词
正确答案:五大三粗。

解析:五大三粗原本是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的,在古代“五大”分别指:“手大、脚大、耳大、肩宽、臀肥”,“三粗”则为:“腰粗、腿粗、脖颈粗”。只不过在现代五大三粗不是个好词了,代表身材肥胖的意思。



市井之徒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至于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的贩夫走卒。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呢,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

古代成语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成语中有很多来自历史典故, 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概括,有的是历史事件的一个片段。来自历史的成语需要了解历史事件才能明白成语的意义。

成语的来源不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从民间口语中来的。如“南腔北调”、“信口开河”等等。

第二类是从历史故事中来的,如“四面楚歌”,“退避三舍”等等,每一句成语都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典故。



第三类是从古代的寓言中来的,如“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成语都是从古代寓言中来的。我国先秦寓言是比较丰富的,从这个时期的寓言提炼的成语就比较多。

第四类是从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词句演变来的。例如:“一刻千金”这句成语,就出自宋代词人苏东坡的《春夜》-诗:“春宵一刻直(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集思广益"最早出自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后,王夫之在《宋论.英宗》里写下“集思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的名句。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9-17

原本是褒义词成语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 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 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 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
纪渻[shěng]子是训鸡高手,齐王于是邀他训练斗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把鸡训好了。”
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的鸡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被吓跑了。因此,齐王和别人斗鸡,场场获胜。
“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呆若木鸡”最早也是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和“大智若愚”倒是比较贴近。
现在,呆若木鸡就只剩字面意思了,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第3个回答  2023-09-13
原本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它属于一个中性词语。
所以我们对于词语的正确使用,一定要提前辨别它的正确词性和词义,只有正确使用词语才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精准,更清晰,也能够让我们的意思和情感表达更丰富。
相似回答